政采扶貧助“蒜你香”起死回生
【政采扶貧小故事】
政采扶貧助“蒜你香”起死回生
■ 本報記者 馬金眈 楊文君
從銷售按下“暫停鍵”到半年賣出400多萬元,從按季度回款到最快數天回籠資金,從瀕臨破產到起死回生……湖北巴東縣勸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勸農公司”)這一年的經歷就像坐過山車。“得益于政采扶貧的支持,我們才驚險地擺脫了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順利走出困境,也能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勸農公司總經理王立三說道。
勸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以“巴東大蒜”為主的州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著不錯的帶貧益貧效果。巴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科學的種植方式也賦予了巴東大蒜“更香、更脆、更營養、更健康”的獨特品質,公司生產的香椿醬、魔芋醬、香菇醬、豆豉醬等“蒜你香”系列產品也有著不錯的品質。產品品質雖好,但公司卻一度運轉艱難。
“年初受疫情影響,快經營不下去了。”回憶起那段時間的經歷,王立三仍心有余悸,疫情給公司的銷售按下了“暫停鍵”,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公司眼看就要支撐不下去了,當地財政部門、扶貧辦和供銷社伸出了援手,幫助他們公司申請入駐“832平臺”,上架“蒜你香”系列產品,同時還為其產品做了一些宣傳。到4月份,公司終于從“832平臺”接到了來自安徽的第一筆訂單,有10多萬元。這筆雪中送炭的訂單,成了王立三和勸農公司一根“救命稻草”,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從那以后,來自“832平臺”的訂單越來越多。最近半年,公司已在“832平臺”銷售400多萬元,同時其他渠道的銷售情況也在逐步回暖,全年整體銷售額有望突破1000萬元。
除了解決銷售難題,政采扶貧還幫勸農公司打破了多年來一直受困擾的“卡脖子”難題——資金鏈危機。“以前我們的客戶都是一些經銷商,一個季度才收到回款是常態,而且還要擔心他們不給回款。”經營多年,資金回籠難一直是王立三的“心頭之痛”,因為資金回籠慢容易導致勸農公司陷入了惡性循環:貨發出去了但卻不能及時回款,資金不足無法購買原材料,沒有原材料便不能生產,不能生產就沒有產品賣。公司一旦遇到其他突發情況,便會運轉艱難。隨著勸農公司入駐“832平臺”,這一難題迎刃而解,由于“832平臺”上的采購人大都是政府部門,而且平臺對采購人付款容易有要求,所以貨款有保障,回款也快。“我現在就一門心思琢磨生產出更多好產品了。”王立三說道。
據了解,隨著勸農公司的經營慢慢步入正軌,現在公司招聘了20多個員工,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占三成,他們每人每月能拿到2600元—2700元左右的工資。同時,勸農公司還以“公司+協會+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供銷”的產業化模式串起了帶貧益貧的鏈條,可惠及500多貧困戶,幫助他們每年增收6000多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