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將建立專家管理長效機制
規模超千人的遼寧省沈陽市首屆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培訓會于日前舉行---
沈陽將建立專家管理長效機制
本報記者 梁帥 通訊員 丁庶君
10月底的沈陽已經入冬,雖然是周末,但是偌大的沈陽市工人會堂仍然坐得滿滿當當,1000余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準時來到會場,聆聽一場政府采購知識盛宴。沈陽市財政局相關領導表示,這是該市首次舉辦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培訓,以后還將定期開展評審專家考核、發證、培訓等工作,市財政將為專家培訓設立專項資金,建立專家管理長效機制。
做好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培訓是做好政府采購評標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政府采購部門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對于這一點,沈陽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處長曹明星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評審專家是政府采購活動的主要技術力量,在確定成交結果、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等方面,起著極其關鍵的作用。以沈陽市政府采購工作為例,一是采購規模大。2010年1月至12月,沈陽市共完成政府采購項目1254項,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22項,單項最大采購額度8104.5萬元。2011年上半年,僅沈陽市消防局特種消防車輛采購就分了6個品目,中標金額共計達1.034億元,評審專家由11人組成。評審專家責任重、權利大。二是采購范圍廣。涉及“十二五”規劃、低碳減排等全市經濟與社會發展關鍵項目;涉及公安、人防、維穩等敏感工程項目;涉及文史館藏單位環境設備、監控設備、保安物業等重要招標,評審專家社會責任重大,必須萬無一失。三是采購頻率高。2010年市本級抽取專家近2000批次,抽取專家近5000人次,平均每個工作日達到10批次30人次,評審強度越來越大,對專家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好多專家雖然是其所在領域內的權威,但對政府采購工作并不熟悉,因此,對專家進行培訓十分必要。”
“講課的內容很貼近實際,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你看我記了這么多的筆記。”一位參加培訓的評審專家告訴記者,他對培訓的內容非常滿意。據了解,此次培訓由沈陽市財政局主辦,沈陽市政府采購中心協辦,以深入學習貫徹《政府采購法》為主要內容,目的在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隊伍建設,規范沈陽市政府采購評審工作,提高評審質量。培訓會由沈陽市政府采購中心采購處負責人,上海市財政局國庫處副處長、公職律師王周歡教授主講。培訓講座主要結合政府采購典型評審案例,重點圍繞《政府采購法》的重要原則、政府采購方式和程序、法律責任以及《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中關于評審專家的基本權利義務、工作原則、評標紀律、評標方法、廢標條件等實務性知識和對評審專家的違規處罰等內容進行了講解。講座結束后,還就評審專家注冊進行了說明及演示,并對參加培訓的專家進行了現場考試。
整個培訓長達數小時,其間僅短暫休息10分鐘,在講課過程中,1000多人的會場鴉雀無聲,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講臺一角講桌的位置上,講座結束后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沒想到能來這么多專家,而且大家聽講的積極性這么高。以后我們還會針對不同類型的專家舉辦小型的、更有針對性的培訓,拿出專項資金,把專家培訓、考核工作形成一種常態機制。”曹明星說。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