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車業復工復產滿月觀察
【業內動態】
讓機器轉起來、產線跑起來——
上海汽車業復工復產滿月觀察
本報訊 零部件廠商集中采購,物流通過轉運站打通血脈,主機廠整車一輛輛下線……機器轉起來、產線跑起來,上汽、特斯拉等頭部汽車企業開啟復工復產模式一個月來,上海整車廠生產線上“走”下數萬輛汽車,并積極出口。
自4月19日復工復產以來,在尚未完全恢復產能的情況下,截至4月30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下線1萬輛整車。2022年1到4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交付逾18萬輛汽車,是去年同期交付量的1.7倍多,已經超越該工廠2020年全年交付量。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說:“我們從復工過程中看到了各界應對挑戰的能力,相信生產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
距離南港碼頭不遠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里,上汽集團臨港乘用車工廠內,一輛輛整車正在下線。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黃建英介紹,4月19日,臨港乘用車工廠在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下的首輛整車下線,截至5月18日已有超過6400余輛整車下線,其中還包括最新上市的智己L7。
上汽集團介紹,預計從5月下旬開始,進入上海前兩批次復工復產“白名單”的零部件配套企業,復工復產率將超過80%;長三角物流壓力也將進一步緩解。在供應鏈和物流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上汽集團旗下整車企業有望于5月下旬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產銷量力爭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整車廠的生產線“暢”起來,中國汽車揚帆出海,這離不開上游汽車零部件廠商采用集中團購的方式和物流血脈通暢。
作為上汽乘用車的供應商之一,位于嘉定區安亭鎮的上海三立匯眾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借鑒“團購”模式,暢通了供應“血脈”。
三立匯眾采購部部長賴穎彪說,企業把位于蘇州的多家零部件廠商的貨物匯聚到其中一家頭部供貨商處,完成消殺后統一運輸到上海。這樣,上游企業得以分攤運費并減少了可能的物流延誤,“現在這一模式還被浙江寧波、余姚等地的供應商采用。”
像三立匯眾這樣積極復工復產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不少,截至5月18日,被譽為“汽車城”的安亭鎮已有193家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其中,汽車產業復工產能達到56%。
業內人士指出,汽車是產業鏈條非常長且復雜的產業,“少了一個零部件主機廠都無法開工”,復工復產不是“一吹哨就齊步走”,而是需要由龍頭企業的復工來帶動全行業的鏈式復工。
目前,相對下游的整車廠,規模較小的上游零部件廠商雖然已經積極復工,但產能恢復仍待提升,這就使得整車廠短時間內仍難滿足產能運行。此外,跨省物流不暢的情況雖然已經好轉,但目前物流仍存在費用貴、“延時”較多等問題,給企業在能否保持穩定生產方面帶來不少挑戰。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面對疫情沖擊,汽車企業要逐漸從“救火式”應急反應轉變為常態化的高韌性供應鏈管理,在現有供應鏈體系中建立有效的風險監測能力,提升供應鏈戰略規劃、管理及執行能力。
(據新華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NE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