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字化增強“免疫力”提升“生產力”
用數字化增強“免疫力”提升“生產力”
——數字化應用助力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綜述
■ 本報記者 程紅琳
數字化應用正成為各地區各部門將防疫抗疫、復工復產落向實處的有力抓手。
校園防疫平臺、數字化園區防疫系統、外賣騎手信息系統、人臉測溫門禁、涉疫人員閉環管理系統……越來越多從需求側出發的數字化應用被創造出來,為高效戰疫提供信息化支撐。
打造數字化防控利器
3月以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波及多個省份,部分地區出現貨運物流不通不暢問題,導致市場需求難以充分釋放。記者注意到,為保障物流暢通、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轉,山東省濟南市交通運輸局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開發“濟南交通”APP并上線“防疫政策”“通行證申領”“入濟貨車報備”“重點地區入濟返濟人員掃碼登記”等疫情防控功能,實現入濟返濟車輛與人員可預判、可管控、可追溯。
疫情之下,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記者注意到,為確保集中隔離點、封控區和管控區的食品安全,浙江省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及時運用省市場監管局開發的“防疫餐飲在線”系統,借助數字化手段,全面加強食材供應全鏈條追溯和餐飲制作全過程管控。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工信局則針對該市食品加工企業數量多、分布廣、人員基數大、構成雜等特點,專門研發了食品加工企業疫情防控信息化監管系統。該系統包括人員核酸檢測實時監控系統和疫情防控遠程督導系統兩部分。借助該系統,哈爾濱市工信局可在線實時查詢和檢索轄區企業從業人員核酸檢測情況,有效避免核酸檢測瞞報、漏報情況,增強了監管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同時有效解決了企業人員流動性大、底數不清、不易管理等問題。
基層抗疫工作任務重、壓力大。記者發現,多地上線了防疫工作系統,給一線防疫人員減負。在江蘇省無錫市,居家健康監測人員需拿到一份蓋有公章的證明用以向單位請假。此前市民必須到所在街道(鎮)、社區申請出具證明,再送到單位辦理請假。為滿足市民開具居家健康監測證明的需求,從3月中旬起,無錫市在“靈錫”APP推出開具居家健康監測證明在線服務。數據“跑起來”的同時,便利的不僅僅是居民,基層抗疫工作者也從“開證明”這一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在探索數字化防疫、抗疫的可行之路上,記者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場景化應用。這些數字化應用,打破傳統被動式防疫排查模式,強化大數據協同共享,重塑防疫智控體系。如北京經開區行政審批局日前開發的“數字防疫”系統,可快速獲取疫情防控信息且能一鍵形成信息分析報告。據了解,該系統包括疫情防控能力地圖、重點人員核酸檢測臺賬和重點人群核酸檢測結果智能分析三大平臺。運用該“數字防疫”系統,該區各職能部門可實時監測全區重點人群核酸檢測情況,實現快速精準管理,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打造復工復產“數字工具箱”
從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到智慧監管、資源調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不僅在防疫、抗疫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在各地復工復產“戰役”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3月初,蘇州工業園區多個物流通道受阻,產業供應鏈穩定面臨挑戰。為保障企業生產、運營的日常物資需求,新點軟件快速響應工業園區相關防控要求,在“一網通辦”平臺緊急上線“貨物運輸臨時通行證”應用,為企業修筑“運輸生命線”,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
記者注意到,一些地市甚至推出數字防疫“工具箱”,助力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日前,上海市經信委先后發布兩批疫情防控期間公益免費軟件產品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清單。兩批清單涵蓋了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的協同辦公、生產制造、企業管理、文檔協作、視頻會議、防疫管理、安全認證等應用需求。第一批清單已于4月下旬發布。清單中,既有來自上海市數字證書認證中心的大家簽電子簽署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的新冠抗原試劑盒監測數字化平臺,也有來自螞蟻區塊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智能防疫一體機。第二批清單于5月13發布。記者注意到,在第二批清單中,多了一些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如用友(上海)工業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集制造、采購、財務、供應鏈等服務于一體的YonBIP商業創新平臺,震坤行工業超市(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企業一站式數字化采購平臺等。這些解決方案可幫助企業提高數字化水平及生產協同效率,進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清單上還附有具體的公司及相關負責人聯系方式,方便供需雙方精準快捷對接。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超4000家企業用戶申請應用相關產品。
較早之前,福建省泉州市數字辦也發布了數字賦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能力清單。該清單涵蓋疫情防控、遠程辦公、宏觀監控、指揮調度、金融服務、實戰研判等諸多場景。清單提供方來自三大運營商、華為、用友、金蝶等企業,涉及人臉測溫門禁、福建數字鄉村平臺、企業智慧防疫服務平臺、員工防疫備查系統、智慧園區(社區)AI應用平臺、智能移動辦公平臺、涉疫人員閉環管理系統、智能感知大數據平臺等多個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為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務保障。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