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地球的大選之年
站在2011年尾展望新一年,2012年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選之年。美國、法國、俄羅斯、墨西哥、韓國、西班牙、蒙古、委內瑞拉、多米尼加、東帝汶、冰島、加納、肯尼亞、馬里、塞拉利昂、萊索托、也門都要進行選舉。而其中,美、法、俄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選舉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更是深遠。
分析人士已有些不看好奧巴馬,如果共和黨上臺,奧巴馬時期推行的“新亞太戰略”是否會調整?阿富汗局勢如何應對?美俄關系如何處理?如何維持其在中東的威權?這都對影響國際局勢有重要作用。
俄羅斯國家杜馬的選舉結果已經公布,統一俄羅斯黨仍然占有絕對多數,不過大幅低于75%得票率的預期。如果沒有意外,總理普京會變為總統普京。
法國現任總統薩科齊與社會黨弗朗索瓦•奧朗德及極右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被公認為是最具競爭實力的三位候選人。但是無論誰執政,“把歐洲作為法國對外政策的軸心應該不會轉移”,與中國的關系也會前緊后松,妥善處理。
韓國的總統選舉則對半島局勢產生至少重要的影響。李明博所在大國家黨的不團結,給了民主黨以可乘之機。當然,現在形勢還不明朗。不過大國家黨和民主黨的分歧之一是是否對朝執行“陽光政策”,這也將會改變半島局勢。
……
站在2011年尾,展望2012,未來的大選之年,選上的是一個個個體,影響的卻可能是整個世界。(楊子巖)
法國:三雄并立道不變
現任總統薩科齊、法國最大在野黨社會黨元老弗朗索瓦•奧朗德,以及極右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瑪麗娜•勒龐,被公認為是最具競爭實力的三位總統候選人。
由于內閣成員受賄丑聞、養老金改革等爭議性法案,以及曾經許諾的經濟政策淪為空頭支票的現實,薩科齊的政績受到了左派、中間派甚至右翼陣營支持者的質疑,民調支持率在今年一度跌破40%。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朝暉指出,薩科齊政權能否繼續執政的關鍵,在于其政策在擺脫歐債危機中的執行力度與效果,能否以“危機總統”之姿態挽救持續低迷的經濟。
奧朗德是“左派中的中右派”,政策傾向更加溫和,復興“法國夢”的競選口號以及削減財政赤字的方案對下層民眾選票的吸引,使他有自信“打敗薩科齊”。但是,政府內閣與外交事務中經驗的缺乏、歐債危機解決方案的不明確等成為被攻擊的硬傷。
瑪麗娜•勒龐在選舉中會獲得薩科齊流失的右翼選民的支持,因而其實力也不可小覷。她的父親讓-瑪麗•勒龐曾于2002年大選時在第一輪投票中淘汰了社會黨候選人若斯潘,被稱為法國的“政治地震”。勒龐能否復制、并且超越其父親走到最后,還要拭目以待。
王朝暉認為,無論何方執政,“把歐洲作為法國對外政策的軸心應該不會轉移”,深入推進歐洲政治、經濟、文化與防務的一體化進程依舊會是法國外交的指向。在深化歐洲體制建設的同時,如何處理與邦交大國德國的關系?面對自身經濟實力的下降與德國的強勢,如何提升自己的外交權威?雖然目前左派有對德國態度強硬的表態,但是共同的利益訴求與可能的任何一派執政,都要尋求兩大國之間的妥協與共贏。
對于中法關系,王朝暉指出,政策的延續性會大于變革。法國各黨派在執政初期可能都會有對中國的不滿,但在全球化背景下,“與多極化力量中重要一支的中國的關系,勢必被妥善處理”。左派在人權、西藏等問題上與中國的摩擦,在奧朗德沉穩中和的行事作風中可能會有所改變。中法兩國未來邦交關系中的摩擦也許還會出現,但是兩國友好的局面應該會是主流。(趙 瓊)
俄羅斯:懸念不大
12月4日,俄羅斯杜馬選舉結束,統一俄羅斯黨以49.5%的得票率位居第一大黨,但與75%的預期還相距甚遠。中國俄羅斯問題專家邢廣程指出,明年大選已經懸念不大,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將會再一次“換位”。
邢廣程認為,雖然有媒體報道很多俄羅斯民眾已經“厭倦”了普京,但這種說法缺乏事實上的依據。很多俄羅斯老百姓是很實際的,只要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并不會介意普京繼續干下去。普京和統一俄羅斯黨的支持率下滑主要是受金融危機的拖累。但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來自于外部,并非俄自身能夠控制,所以他們是代人受過。不過,普京當選總統后,依然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除了重振經濟之外,腐敗和執政黨自身的官僚化等問題都亟須解決。
對于普京當選之后的對外戰略,邢廣程認為,由于俄羅斯不斷增強的國力,以及普京個人的外交風格,俄羅斯在對外關系上可能會日趨強硬。俄美關系可能會出現一些麻煩。事實上,近一段時期以來,包括在敘利亞、伊朗問題上,俄羅斯同美國“對著干”的態勢越來越明顯,普京也曾經多次強烈批評過美國,并公開表示,他將切實地捍衛俄自身利益,并直言,“我們將闡明所有世界事務的真相,即便有人對此不悅。”將矛頭直接對準美國。
邢廣程同時強調,美國在2012年也面臨總統大選,目前究竟誰能最終獲勝尚不明朗。如果上臺的是一張“新面孔”,為了不被攻擊為“對外軟弱”,新當選的總統可能會對外強硬,如果同普京硬碰硬的話,俄美關系可能會出現大的波折。(袁澤慶)
美國:對外政策不會有大變化
四年一次的驢象之爭又將上演,奧巴馬正在失去傳奇籠罩的光環,而共和黨則遲遲無法選出足以和奧巴馬匹敵的候選人。雖然美國大選結果對國內政策影響很大,但可以預期美國的對外政策受大選結果的影響不大。
2008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使人們普遍認為歷史的大轉折提前到來的時候,奧巴馬如同天賜之物出現在美國民眾的視野之中。然而,4年過去了,美國并沒有實現奧巴馬承諾的“改變”,經濟狀況沒有改善,失業率更是一度高達10%,外部有歐債危機的拖累,內部有巨額財政赤字和債務的挑戰。無力挽救經濟頹勢的奧巴馬政府正在挑戰美國選民的信任。然而,更悲劇的是共和黨,其直到現在仍沒有選出一個足以與奧巴馬對決的候選人。赫爾曼•凱恩因丑聞退選,紐特•金里奇同樣背負不光彩的歷史包袱,而威拉德•米特•羅姆尼宗教信仰的“非主流”與華爾街精英形象一直無法凝聚共和黨內共識。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劉學成說:“共和黨遲遲無法選出足以和奧巴馬匹敵的候選人,或許將成為其在2012年總統大選中的硬傷。”
因美國的政策對世界的影響很大,歷屆美國總統選舉都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2012年的美國大選也不例外。劉學成說:“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國內政策上的分歧很大,特別是在稅收問題上,兩黨政策迥然不同,但無論是民主黨執政還是共和黨上臺,美國的對外政策在大方向上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劉學成認為,在對外政策上,兩黨所堅守的觀點和利益大體相同。無論哪個政黨上臺,其高調“重返亞洲”的戰略轉移還會繼續,美國對中東、歐洲、俄羅斯的政策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在具體的對外政策上,劉學成認為,如果奧巴馬能夠成功連任,可能會更加注重地緣政策上的平衡,繼續其“重返亞太”的戰略轉移。如果是保守的共和黨在大選中獲勝,可能會回到傳統的老布什時期的政策,倚重軍工集團,維護大企業主的利益。(王 凱)
韓國:對朝政策或有緩和
三八線標志
2012年的新年鐘聲臨近,韓國總統大選的大幕也徐徐拉開。4年一次的國會選舉恰逢5年一次的總統選舉,由于現任總統李明博所在的大國家黨內部派別紛爭不斷、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支持率不斷攀升,明年的韓國總統大選仍變數頗多。然而,李明博政府執政以來的對朝強硬政策或許將要走到盡頭,韓國民眾希望一個執行更加緩和及均衡政策的政府上臺。
2012年的韓國政壇注定非比尋常。4月份舉行的國會選舉必將對明年12月份的總統選舉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韓獻棟說:“在總統大選之前,各黨派要推選出各自的總統候選人,而在國會選舉勝出的政黨推選出的總統候選人無疑會在總統大選中占據優勢。”
在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之前,韓國政壇也面臨新的變動。韓獻棟說:“在最近一次民意調查中,大國家黨的支持率達到最高的30%多,但大國家黨內部并不團結,政策主張也不盡一致,分為所謂的‘深度保守’、‘中度保守’和‘輕度保守’。樸瑾惠派就是所謂的‘深度保守’派,他們希望內部團結,最終依靠大國家黨的整體力量贏得2012的總統大選。‘中度保守’派和‘輕度保守’派則希望擺脫大國家黨在李明博上臺之后的不好形象,脫離大國家黨,另覓奪取總統選舉勝利的途徑。”李明博政府的保守政策失靈,不僅使大國家黨的政治形象遭受連累,也使得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支持率不斷攀升。
韓獻棟說:“李明博政府上臺以來,對朝政策強硬,不斷進行針對朝鮮的軍事演習,致使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期間所發生的天安艦事件和延坪島炮擊事件也不時刺激著韓國民眾的神經。韓國民眾或許已經厭倦了李明博政府的對朝強硬政策,希望未來的新政府執行更加‘陽光’的政策。”
韓獻棟認為,韓國大選的結果對未來美韓關系的影響不大,美韓同盟關系不會受到大的沖擊。無論是哪個政黨執政,在對美關系問題上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豐 凱)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