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與發展應“并駕齊驅”
安全與發展應“并駕齊驅”
——2023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綜述
■ 本報記者 丁境炫
近日,2023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大會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建設數字中國,安全與發展應“并駕齊驅”成為會議共識。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好數據利用與安全的關系,是數字經濟建設中無法回避的一大議題。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數字中國建設的“2522”整體框架,將“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與“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并列為數字中國建設的兩大能力。
今年的大會緊跟《規劃》部署,將大會名稱由以往的“網絡安全大會”升級為“數字安全大會”,以“數字安全@數字中國”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以及數字生態各領域的參與者、構建者、守護者,圍繞數據要素價值突破、數字安全前沿技術等話題,共同探討數字中國的發展和安全之道。
“用”字當頭
抓好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期
記者注意到,本屆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的視角有了全新的變化。往年的大會更多地從安全的角度看數字化,而今年的大會更多地從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數據要素、數字中國發展的角度看安全。
“我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期,必須抓住用好這一機遇期,堅持‘用’字當頭,平衡和處理好數據產權保護、安全與利用的關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在會上首先從經濟學角度廓清了數據利用與安全的關系。他強調,我國既要重視數據產權保護不力、數據不安全等問題,又要防止有關利益主體借口數據產權和安全問題人為限制數據流通,要搞清楚并抓住主要矛盾,強調數據產權保護和數據安全,是為了用足用好數據,不能本末倒置。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據要素對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十四五”規劃強調,要促進作為生產要素的數據順暢流動,激活數據要素潛能,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數據局,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足見我國對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因此,保護數據安全絕不意味著因噎廢食,數字治理仍需“用”字當頭。
就如何用好數據要素、促進經濟發展,劉世錦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政府在推動數據流通和市場化建設上要起帶頭作用,統籌協調政府部門數據的權屬、安全和流通,對企業投入資源收集加工挖掘的數據增值權益要依法確認和保護,同時防范某些平臺企業利用市場壟斷地位限制具有公共屬性數據流動的行為。同時,我國應加快實現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且轉型的重點要由消費到生產,發展數字化、智能化供應鏈,拓展更多的數實結合的應用場景。此外,各界人士應正確認識和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促進數字平臺創新發展。
技術護航
院士支招構建數字安全屏障
“要想隱私保護,數據就不能流動。數據流動了,隱私怎么保護呢?所以隱私保護和數據要素流動是相悖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在演講中點出了隱私保護與數據流動之間的矛盾關系。
如何在做好隱私保護的同時釋放數據要素的潛力?方濱興認為需要技術護航,并分享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數據所有方將數據有償提供給具有政府或國企背景的可信平臺(即AI靶場),用戶可從平臺方獲得模擬數據并調試編程,調試好的程序可進入數據庫處理數據、得到結果,但無法帶走原始數據。總的來說,該方法具備四個特征:數據不動程序動,數據可用不可見,分享價值、不分享數據,保留所有權、釋放使用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是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長期從事光通信系統和數字通信網的研究與項目管理工作。會上,他從IPv6技術出發,提出構建基于IPv6數據流管理能力構建數據全生命周期的防護體系。鄔賀銓介紹,當前IPv4正在加速向IPv6過渡,我國可利用IPv6可擴展地址報頭的技術,對IP流的業務數據屬性進行區分和識別,實現數據流動的有效管理,確保敏感數據不會分流到公共網上。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大數據安全研究室主任王偉平就如何應對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數據安全風險提出建議。他認為,我國應促進本國的AIGC技術和安全防護技術的創新,加強模型安全技術的研發。同時,加強對涉密人員、涉密領域、涉密場所和涉密設備的監管,防止和ChatGPT等系統產生關聯。
安恒信息董事長范淵圍繞數字中國安全建設,以“構筑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為題,提出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需要建立高遠、平遠、深遠的數字安全觀,厘清數據治理、數據安全、數據要素的關系,構建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基礎設施,與數字生態共繪數字中國時代的“富春山居圖”,共建共享數字中國建設成果。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