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月坤與厲家寨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清風正氣】
厲月坤與厲家寨
■ 陳燕 彭文學
1957年10月9日,毛澤東主席在山東省委上報的《厲家寨大山農業社千方百計爭取豐收再豐收》一文上親筆批示:“此件值得一閱,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從此,厲家寨不僅名揚大江南北,也成了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
厲家寨為什么能夠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親筆批示呢?因為厲家寨有一個廉潔奉公的好支部書記厲月坤。
厲家寨地處三山五嶺之間,由于受自然條件制約,加上生產條件落后,糧食產量很低。解放前,村里很多人逃荒要飯,闖關東。1944年,村里成立了黨支部,厲月坤當選為第一任村黨支部書記。1951年12月,厲月坤擔任了厲家寨鄉的總支書記。1954年冬天至1956年春天,厲月坤組織干部群眾,發起了整山治水攻堅戰。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厲月坤不僅全身心地投入到土地上,還動員自己的父親把自家籌備蓋房用的8間屋的木棒拉到工地,解決了工地砌井、壘渠的架子棒來源難題,既節省了費用,也讓大家伙看到了厲月坤實實在在為大伙的真情。
為了改造河灘地,厲月坤率先赤腳站在刺骨的涼水中,清沙底子、墊黃泥土、中和生土熟土,改善土地耕作層。由于整山治水、改良土壤的工程多是在冬春進行,深翻沙地的過程中會有泉水,人必須站在水里。為了給下溝底的干部群眾驅寒,厲月坤拿出自己僅有的半脫產工資買酒置菜,給大伙加夜餐,大伙都很感動,干勁也更足了。厲月坤時時刻刻在心里裝著大家,所以群眾也一直擁護他,把他看作全村人的主心骨。
早在毛主席批示厲家寨之前,厲月坤和厲家寨就已在莒南縣、臨沂地區乃至全省成為農業戰線的標兵,省內外一些領導干部紛紛前來取經,各地媒體記者也紛至沓來,實地考察厲家寨的事跡。但無論在哪個場合,厲月坤從不談自己,他總是講:個人的作用很小,主要靠上級黨組織關心、支持,靠兄弟爺們兒齊心協力干。像葡萄山整地大會戰中,厲月坤就推出了“鋼六隊”“鐵五隊”“銅三隊”一批先進集體,厲永謙、厲月來、厲守祿、厲月勤等四個先進隊長。1957年2月,由于厲家寨治山治水整地增產成效顯著,厲月坤極力推薦生產社長厲月舉參加全國首屆農業勞動模范代表大會,以后又推出厲日耐、厲永森等典型英模人物,而他自己卻甘作人梯,愿當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到1959年,厲家寨的干部群眾在厲月坤的帶領下,發揚愚公移山精神,削平了11個嶺頭,填平了300多條大溝和70多個大汪,鑿開了3道大嶺,改河道13條,修水庫17座,打井87眼,修灌溉渠18條,5300余畝土地變成了水澆田。同時,還在1200畝荒山上植樹660多萬棵、果樹4萬多棵,從根本上改變了窮山惡水的面貌。當時的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師哲來厲家寨考察,聽了匯報后高興地說:“山區糧食畝產276公斤,是個奇跡。”這也就有了師哲將匯報材料呈報毛主席,毛主席作了親筆批示的榮耀。1956年10月1日,厲月坤應邀參加了國慶觀禮,11月,他又作為農民代表參加了由周恩來總理為團長的赴朝慰問團,歸國時,帶回了一支朝鮮領導人贈送的派克金筆、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圖片集、朝鮮贈送的鞋等。
在那個年代,一支派克金筆可以說是稀有物品,厲月坤卻沒有據為己有,而是委托村干部轉交給了村里有文化的年輕人。
厲月坤率領干部群眾為改變家鄉貧窮面貌奮力拼搏,譜寫了厲家寨帶頭人干事創業、戰天斗地的光輝歷史,成就了“厲家寨是一個好例”的輝煌歷史。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