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打底 聰明車“開掛”
“軟實力”打底 聰明車“開掛”
自動駕駛擺渡車在地鐵站和會場之間來回穿梭、無人環衛車在路邊清潔打掃、掃碼即可在無人零售車購買商品……日前,在北京舉行的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為參觀者展現了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的新圖景。在科技“軟實力”的支撐下,智能網聯汽車正在加速發展。
■ 本報記者 付娟
體驗車載“千面”生活
大會現場,無人駕駛、飛行汽車、百變巴士、車路云一體化等智能化、網聯化的先進技術和成果紛紛亮相。
“您好,我們的公交車即將停靠自動駕駛停靠站,請到站的乘客準備下車。”這是往返于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現場和地鐵等站點之間的自動駕駛擺渡車,通過實際乘坐體驗,本次大會為參觀者展示了未來自動駕駛出行的新場景。
在會展廣場,很多參觀者被能K歌、能看電影的自動駕駛小巴吸引。這款自動駕駛小巴融合了商務、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乘坐者可自由切換車內體驗場景。據悉,該款智能小巴可以從展示、出行、會議、辦公、娛樂、購物等需求出發,進行車輛內外部整體改造。
由蘑菇車聯研發的搭載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的自動駕駛巴士,則配備了8顆激光雷達、4顆毫米波雷達和高清攝像頭,能看清前方超200米的道路,實現360度無死角覆蓋。
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展廳,無人駕駛AI巡檢車集無人駕駛、邊緣AI算法、云端大模型于一體,可在道路養護、園區巡查、交通治理等多場景,進行實時巡檢服務,代替人工實現降本增效。外觀可愛的無人駕駛零售車,設計了4個獨立貨箱,滿電續航里程100公里,30秒即可完成換電,可實現7×24小時不間斷運營。據悉,該款零售車已廣泛應用于智慧景區、園區、公園、商業街、高校、車站、機場等多場景。在一款沒有儀表板、方向盤、制動踏板等設備的概念巴士旁邊,工作人員向參觀者介紹,這款車實現了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前后均配有外顯示屏,在行進中可以隨時傳達信息。
滴滴展廳內,參觀者正通過LED大屏幕,沉浸式體驗自動駕駛叫車場景。選擇“自動駕駛”選項,就能打到一輛沒有司機的汽車,汽車可通過精確定位停靠在乘客身邊,自動完成行程。
中國電信展廳則展示了一款裝有螺旋槳和“蝴蝶門”的飛行汽車,科技感十足。據工作人員介紹,未來,這款車可以在海拔1000米以下飛行,飛行速度可達到140公里/小時。
中國一汽集團董事長邱現東表示,智能網聯技術正在顛覆汽車產品形態,從功能汽車及其產品快速向智能汽車生態產品演進。智能網聯汽車既是交通運載工具,又是定制信息終端、儲能終端,成為承載物聯網、信息網、融合網融合的超級結合體。智能網聯技術將最大化滿足個人需求,將千車“千面”變為現實,個性化、智能化將極大解放用戶,滿足更加豐富、多元的出行場景需求。
首發多款新技術、新產品
大會現場,多家車企和供應鏈企業帶來新能源車型,以及智能化、網聯化等最新成果。
小米汽車展臺展出的小米SU7 MAX搭載小米超級電機V6s,雙電機全輪驅動,應用小米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可實現城市領航輔助駕駛、智能泊車等智能輔助駕駛。“這是小米自研的端到端感知決策大模型全球首次應用于量產車上。”工作人員說。
一汽集團展出了首發產品紅旗EH7高階智駕及紅旗智能巴士(旗境百變空間)。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智能巴士技術是全國首發,在固定的底盤系統上,外部輪廓可以根據場景需求隨意變化,滿足多用途智能出行方案。
此外,廣汽埃安展出了第二代 AION V,在大會上首次開放體驗;一汽豐田展出了全球首款純電轎車bz3和概念車bz3c,其中,bz3可續航616公里;寶馬集團首次在國內公開展示具備L3級自動駕駛的測試車輛;京環裝備則帶來18噸氫燃料自動駕駛洗掃車及12噸純電動自動駕駛洗掃車(3.0版本)兩款首發產品。
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新技術,則展現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研發力和創造力。
大會上,華為的全棧自研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乾崑ADS 3.0商用系統首次正式亮相。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表示,華為ADS 4.0將于明年推出高速L3級自動駕駛商用版及城區L3級自動駕駛試點。在即將舉行的廣州車展上,華為將發布與江淮汽車合作的智選車品牌“尊界”首款車型,并計劃于明年上市。
為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提供完整數據閉環解決方案的四維圖新,首次展出了SA8155P艙泊一體解決方案。據介紹,該方案實現了智能泊車、沉浸式三維視覺體驗、高效多模交互等具有競爭力的艙泊一體功能。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展廳展出的未來全車窗PHUD(全景式抬頭顯示),將汽車的前擋風玻璃變成一整塊透明屏幕,并根據需求進行左右功能分區,如主駕前方顯示駕駛輔助信息,副駕前方的屏幕則可滿足資訊獲取、娛樂購物、視頻電話等需求。此外,該展區還展出了多功能綜合燈桿、智慧井蓋等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全面展示智能網聯汽車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先進技術和產品。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體系基本形成,涵蓋基礎芯片、傳感器、計算平臺、底盤控制、網聯云控等,人機交互等技術全球領先,線控轉向、主動懸架等技術加快突破。隨著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的快速發展,高級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實現新的重大突破,智能網聯汽車也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車、路、云聯動 打造“智”駕駛
今年7月,北京、上海、南京等20個城市(聯合體)被確定為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大會上,20個試點城市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一體化一致行動宣言,在大力突破單車智能基礎上,更好發揮網聯賦能作用,加速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同時,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礎設施加速布局。據金壯龍介紹,目前,全國有50多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開放測試道路3.2萬公里,完成約1萬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裝路側單元8700多套。
“智能網聯汽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高地,2030年,車路云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將達2.58萬億元。”東風汽車集團總經理周治平表示。
不少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汽車產業智能化和網聯化發展,以及車路云一體化商業化落地模式。
大會上,蘑菇車聯完整展示了車、路、云相互配合的場景:路側傳感器等設備把“看”到的路況第一時間發往云端,再由云端發給汽車,幫助無人駕駛汽車更好地識別前面的路。蘑菇車聯工作人員解釋,這些任務都是在瞬間完成,車路云端到端應用時延只有91.09毫秒。
余承東認為,無論是電動化還是智能化,網聯化都是核心。目前,汽車網聯化滯后于5G通信網絡的發展,他建議加快5G上車,同時推動L3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廣汽集團累計投入超過500億元用于智能網聯研發,構建了“3+2+4”的智能網聯研發體系。針對智能網聯化,他建議加強芯片自主研發和產業鏈系統,以滿足智能網聯汽車對芯片的高需求。同時,針對Robotaxi商業化運營的加速發展,他建議,要加快明確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車輛合法上路地位,并制定全國統一的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運營準入及監管規則。
四維圖新CEO程鵬表示,AI時代在數據合規前提下的數據驅動與數據閉環,是車企與管理部門需要共同聚焦的行業痛點與全新機遇。當下,車企面臨數據采集難、鏈條長及商業化應用慢等諸多調整,而數據確權、安全、隱私保護等問題則是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雙方應攜手共謀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之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在大會上表示,當前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已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還需解決場景碎片化、標準地域化、數據孤島化等諸多問題,在技術創新、法規標準完善、跨行業協同、生態構建、商業模式探索等方面還面臨一定的挑戰。
金壯龍指出,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已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編制新時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堅持車路協同、軟硬結合的發展路線,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展望未來,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通過持續合作與創新,實現更加安全、高效、舒適和節能的交通出行方式,為人類出行帶來更多便利。”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鐘志華說。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