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教授會不會成為方仲永
2010年,中南大學大三學生劉路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震驚國際數學邏輯界。今年初,22歲的劉路成為了國內最年輕的教授。然而,眾多前車之鑒卻讓人不得不思考---
22歲的教授會不會成為方仲永
年初,中南大學決定聘請22歲的劉路為正教授級研究員。同時,校方還獎勵劉路100萬元,其中50萬元用于改善科研條件,50萬元用于改善生活條件。
中南大學破格聘請劉路,除了領導愛才之心、立功之志以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正教授級研究員”可以解決劉路生活和科研上可能遭遇的困境,如果他不是“正教授級研究員”,學校就不可能給他相應的待遇和資源。
然而,捧殺之憂卻也恰恰來自這份愛才的保障,因為享受這些待遇既有附加條件,又會帶來光環之累。從此,劉路可能要作為學術新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評審,還要參加各種非學術活動,更有甚者,他還可能作為學校的光榮迎接領導視察,被各級領導接見。在重獎與盛譽中,劉路能否自持?
再來審視破格聘任與重獎的爭議。僅憑解決“西塔潘猜想”就被冠以“數學奇才”是否過譽?得到國際數學邏輯界的肯定是否就足以證明名副其實?對于劉路熱切期待的背后,難以掩飾的是焦慮——急切想證明我們仍然可以培養大師級人才。這份心情可以理解,卻未必符合學術規律。
實際上,中國不需要用奇才來證明自己,奇才可遇不可求。中國更需要提高全民素質,更需要完善科研評價機制,更需要一個可以不依賴級別待遇,就能從事自己感興趣的科研領域。就此而言,“22歲的劉路教授會不會成為方仲永”是一個沉甸甸的追問。(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