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洋:不必把《甄嬛傳》當歷史
“三個女人一臺戲。”電視劇《甄嬛傳》把一堆女人圈在后宮里,圍繞“皇權、夫權、父權”你爭我斗,相當于在同一個歷史的時空上演多臺大戲。我偶爾隨著老婆大人看了幾集,感覺是可以一看。但七十六集全看完,我是無論如何找不出那么多時間,也沒有那么大耐性。我自有我的消磨時間之道。
本周二,《深圳商報》報道歷史學家挑刺《甄嬛傳》。消息說,這部電視劇播出后,網上挑刺聲一片。包括紀連海在內的多位歷史學家紛紛質疑,疾呼“不要誤導觀眾”。安徽衛視等播出平臺更開辟節目和講壇,“理清甄嬛背后的真真假假”。
我很好奇歷史學家挑出了哪些刺。清史專家佟悅說,雍正在位時僅有一位皇后,即烏喇那拉氏,沒有“純元皇后”。紀連海查了史料,只在朝鮮找到一位“純元皇后”。紀老師還表示,清宮規矩森嚴,皇妃時常見皇弟且發生感情不可能。此外,還有雍正什么時間住在養心殿、雍正“倒插門”到華妃、甄嬛處求宿被拒等問題。
歷史學家給影視戲劇挑這類刺,我以為有點多管閑事。戲劇怎么可能完全按照歷史來編呢?歷史戲劇是歷史戲劇,歷史研究是歷史研究,根本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各有自己的職責、功能和要求。戲劇不是歷史的圖解,因此也就沒有人會把歷史戲劇當做歷史教科書。歷史戲劇是文學的一種,允許虛構。這一點,搞歷史研究的學者無論如何要寬容、包容。否則,歷史戲劇就不能存在了。
當然,歷史學家可以借歷史戲劇熱播之機,普及一點歷史知識或常識。但這不是給歷史戲劇挑刺,只是把自己研究歷史的心得同有興趣了解歷史的觀眾做一次交流。 說句題外話,那么多歷史學家研究歷史,很多歷史的真偽問題至今無法搞清,既有時間的原因,也有諸多歷史由勝利者和長壽者來寫,本身就有虛假成分??燎缶巹懗鲂攀罚缤蠖俣嗄昵暗挠赫齺肀硌菀粯樱儗佼愊胩扉_。文藝作品需要文藝批評,可惜我們的學者沒有幾個人懂得文藝批評,而懂得文藝批評的人又大都改行當“文藝按摩技師”了。(摘自4月20日《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