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生產準入,幾家歡喜幾家愁
編者按:5月2日,工信部網站公布了《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則(征求意見稿)》)。這一規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決定了能給哪些企業帶來校車生產的市場,也決定了政府采購校車投標商的范圍。《規則(征求意見稿)》都有哪些重要條款和規定?客車企業和政府采購部門是如何看待它的出臺?本報特推出專題,以饗讀者。
本報記者 吳敏
基本內容
明確企業生產校車準入條件
《規則(征求意見稿)》的出臺是為規范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的準入管理,維護專用校車產品市場競爭秩序,保障專用校車生產一致性,提高專用校車產品的安全性能,根據《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制定出來的。本次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12年6月1日。
根據《規則(征求意見稿)》要求,專用校車按照產品類別分為輕型專用校車和大中型專用校車,輕型專用校車包括駕駛員、隨車照管人員座位在內座位數超過7座,車長大于5米且不大于6米。大中型專用校車包括駕駛員、隨車照管人員座位在內座位數超過7座,車長大于6米且不大于12米。這一規定決定了政府采購校車的長度。
申請專用校車生產企業準入,應具有《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內整車類客車或改裝類客車生產資質,且應滿足以下要求: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章和國家產業政策、宏觀調控政策的規定;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必要的生產能力和條件,并有同類客車的生產業績;具備必要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所生產的產品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及規定;具備保證產品生產一致性的能力;具有產品銷售和售后服務能力。這些規定又將成為校車政府采購對投標商資質審核的重要標準。其中在產品的生產能力方面,要求申請企業前3年的客車(含底盤)產銷量累計不低于3000輛,或者大中型客車(含底盤)產銷量累計不低于1000輛。這一條被業內視為較重要的準入條件。
專用校車產品準入是需要企業自行申請的,專用校車生產企業應當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定的信息系統提交專用校車產品準入申請材料,具體材料包括: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基本情況說明;專用校車產品情況簡介;《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參數;《車輛主要技術參數及主要配置備案表》;《車輛產品強制性檢測項目方案表》;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檢測報告;專用校車產品的其他證明文件等。
專用校車生產企業的生產資質有效期為3年,需延續生產資質的企業應在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提出申請。
企業代表說
準入標準是否過低存爭議
客車生產企業是如何看待《規則(征求意見稿)》?
據某客車生產企業知情人士稱,這次公布的征求意見稿實際上已經是第2稿了。初稿中的規定是企業前3年的總銷量未達到5000輛的客車企業,將無法進入校車的角逐。這意味著能進入到校車領域的客車企業僅為20家左右。不僅如此,這次的征求意見稿從整體上降低了校車生產企業的準入標準。
相較于第1稿而言,為何這一稿要降低標準?知情人士透露,國家有關部門降低標準,也是為了考慮各個地方不同的財政能力和道路水平。希望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作為一個全國通用的標準,本次《規則(征求意見稿)》更加尊重現在的實際情況。
那么,校車生產企業的準入標準到底是高一點好還是低一點好?
長安客車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對外公布的《規則(征求意見稿)》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校車生產技術比較成熟的大企業是比較憂,而普通企業比較高興。因為如果準入門檻較低,勢必讓很多普通企業都能進來,這樣會增加大企業的競爭對手,而普通企業則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對此,作為客車生產和校車生產的龍頭企業宇通客車,到底是如何看待本次《規則(征求意見稿)》的?宇通客車校車銷售部總經理錢瑞瑜前不久曾表示:“雖然競爭并沒有因標準的推出而減弱,但對宇通影響并不大,隨著對宇通在校車市場品牌意識的形成,知名度的提升,未來在校車市場的路會越走越寬。”不過,最近《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致電宇通品牌部相關人員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國家的這種政策性的條文我們不再做解讀,因為宇通作為被監管部門,說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太好。” 該人員也表態,宇通會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制造出最安全的校車推向市場。
從《規則(征求意見稿)》對外公布已經過去了半個月,客車企業是否都在積極地提交自己的意見?長安客車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其他企業我不清楚,但是我們還是要提建議的。”
采購部門說
準入標準有比沒有好
政府采購部門對《規則(征求意見稿)》是如何看待的?《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也對此進行了采訪。
安徽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處處長宋寶泉表示:“此種行業標準的出臺對行業來說,改變了過去校車生產雜亂無章無標準化的問題,對校車生產企業的準入和校車生產的標準有了規范。此標準的出臺對政府采購而言意味著今后采購校車有了一個標準,今后如用財政和國家的錢采購校車的可依據此標準,對政府采購是有益。”
湖南省郴州市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劉新華也認為,《規則(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對政府采購是好事,他表示,首先,校車生產商范圍的明確,讓政府采購管理和執行部門對投標商的范圍確定更加明確。其次,產品要求明確,對采購質量有了保障,減少了“政府采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指責等矛盾。
而對于校車準入標準是否太低,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鄧建成認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來說,它不能把標準定得太高。如果太高,別人會說這個標準是為某個企業制訂的,而只能根據校車安全要達到的起碼要求去制訂,然后讓市場去進行選擇,優勝劣汰。但是他也提到,如果企業生產校車的申請通過,相關部門應該發放一個準入證明,這種證明對于政府是否采購該企業生產的校車是一個有力的憑證。
對于政府采購而言,校車生產企業準入標準越低,投標商參與政府采購的機會越多,可以減少流標。同時,容易形成競爭,采購到價格更好的產品。
事實上,正如政府采購部門的同志所說,每一個行業標準的出臺都會深刻地影響著采購,特別是政府采購。每一項產品的標準越全面、越完備,采購的隨意性就越少。
今年,校車特別受政府采購的關注。從財政部今年的工作要點中提出,要逐步擴大政府采購的范圍和規模,特別是重點做好校車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采購,到甘肅、寧夏、青海西寧等地陸續在其本級政府采購工作要點中提到要重視校車采購。校車采購被各級政府采購部門所重視,但其中也不乏很多實際問題。比如,該按照什么樣的標準采購?哪些生產企業符合投標標準?《規則(征求意見稿)》的出臺應該說是可以幫助解決采購中的這些實際問題的。
校車管理相關制度發展史
●2010年2月19日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同年7月1日開始實施。《條件》由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牽頭,與中國公路車輛機械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國內主流客車及零部件企業共同起草。對專用小學生校車的定義以及校車的配置標準進行了相關規定。
●2012年4月5日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由國務院公布并實行。《條例》對校車的管理責任主體、校車使用地區、制定和修訂校車安全國家標準的部門、校車駕駛人資格、校車通行安全、校車乘車安全、相關責任等進行了規定。
●2012年5月1日
國家標準委發布《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此《標準》被業界稱為新校車國標,由兩項強制性國標《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專用校車學生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組成。這兩項國標明確了校車及座椅系統的各項技術指標和試驗方法,更加注重車輛安全性能、車輛配置的人性化、車輛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同時規定幼兒校車的最大乘員數不超過45人,小學生校車和中小學生校車的最大乘員數應不超過56人。
●2012年5月2日
《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征求意見稿)》對外公布,本次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12年6月1日。
【校車采購消息】
山西晉城首批校車成功招標
本報訊 近日,山西省晉城市成功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完成了首批校車公開招標活動,2家公司中標。
據記者了解,在今年3月1日晉城市召開的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該市市長王清憲就承諾今年要實施“方便晉城”十大工程,其中一項是為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配備首批76輛校車的“校安工程”。
為辦好這件實事,晉城市教育、財政部門反復研究方案、查閱資料、擬定標準,形成校車采購技術標準,并由市政府采購中心進行公示。2012年4月9日,該市正式發布了這批校車公開招標的公告。公告顯示,本次采購項目為校車,共分3包。第一包為10輛平頭校車(6m≤長度≤6.6m,高度≤3.7m);第二包為57輛長頭校車(6.6m≤長度≤7m,高度≤3.7m);第三包為9輛長頭校車(長度=6m ,高度≤3.7m),總共預算達到了1672萬元。
4月28日,該市政府采購中心組織了首批校車公開招標大會,當地市紀檢委、市采管辦及市公證處對中標過程進行全程監督。經過專家公正評標后,第一包由于實質性響應招標文件要求的不足3家,按照《政府采購法》規定作廢標處理;第二包中標單位是晉城市華洋亞飛汽車連鎖銷售有限公司,中標金額為12956100元;第三包中標單位是山西彩虹上通汽貿有限公司,中標金額為1862100元。據悉,該市政府采購中心將對被廢標的第一包隨后再次組織公開招標。(吳敏 李吉毅)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