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可借鑒的電子化采購模式
【記者走一線•邯鄲站】
邯鄲:可借鑒的電子化采購模式
本報記者 戎素梅 袁瑞娟 通訊員 劉振波
在剛剛過去的前4個月里,河北省邯鄲市(含21個縣市區)已完成政府采購預算金額8.08億元,實際合同金額7.28億元,節約資金0.8億元。這一驕人成績,可謂該市嫻熟運用電子化手段拓展交易面的成果。
屈指算來,自2003年至今,邯鄲對政府采購電子化的探索已經歷了9個年頭。從“摸著石頭過河”到系統穩定、技術成熟,該市的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在功能劃分、全流程覆蓋、預算資金管理等方面均有可借鑒之處。日前,記者一行走入邯鄲,探秘這一領先全國的電子化模式。
市、縣同步高起點
1999年,邯鄲市成立政府采購機構;2003年,啟動政府采購電子化探索;2005年8月,邯鄲市政府采購網正式上線運行,首次將采購單位、監管部門、代理機構、評審專家、財政業務主管處室及供應商6大角色全部納入統一的管理平臺中,全市所有政府采購項目均在網上實施,率先實現了政府采購網上操作與管理;2008年8月,被列入首批政府采購體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設全國試點城市;2009年1月1日,全面升級改造后的市、縣兩級的全市“政府采購電子化統一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
然而,正如邯鄲市政府采購中心某技術專家所言,邯鄲市電子化采購系統起步雖早,卻并不意味著只是網上發布信息那么簡單。
記者了解到,該市目前所采用的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是基于2009年1月經改造、升級后在市縣兩級全面推廣的、具備政府采購統一操作系統、統一管理方式、統一業務流程、統一編碼結構、統一數據標準、統一安全認證的“邯鄲市政府采購電子化統一平臺”,實現了市、縣兩級的政府采購政策法規庫、管理制度庫、評審專家庫、信息數據庫、供應商和商品庫的資源共享。截至記者發稿時,邯鄲市政府采購網公布的信息顯示,正式注冊供應商數量已達3443家、各類專家314個、采購單位211個、累計訪問量170.478萬人次。
從構成模塊上看,邯鄲市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由網站管理、基礎信息管理等6大系統及資源管理、業務配置、報表統計等39個模塊的375個功能點組成,涉及19種角色,在政府采購預算管理、專項業務管理、定點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均有突破性創新,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該系統的最大特色是改變了各地普遍采用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分段式模式,實現了全流程、無盲點的電子化操作。無需時空轉換,在這一平臺上,可完成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等全部操作,技術之先進、系統之成熟,遙遙領先于其他省市。
全流程、無盲點
從操作環節上看,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主要分為9個階段,即采購人申報、采購辦采購方式審批、采購中心招標文件編制備案、信息發布、供應商投標響應和投標報價、采購專家抽取、采購中心組織評標、采購結果公示和確定、合同簽訂和資金支付。參與采購活動的各方當事人,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網上操作,有效拓展了政府采購交易面。對供應商而言,打破時空阻隔后,比拼全靠實力與能力。
在邯鄲市政府采購中心的一間會議室里,該專家向記者一行現場演示了該市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的操作過程。他打開網站,借用一家采購單位的賬號,模擬申請了一個貨物類采購項目,采購辦審批采購方式、采購中心編制招標文件并備案后,招標公告便自動生成、發布,同時出現在供應商的網絡終端機上。供應商可在自己的辦公室里下載標書、填報價格,只等開標那天,到邯鄲參與投標即可。整個流程均可通過電子化系統實現同步操作,大大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也降低了供應商的投標成本。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系統可在每個操作過程和步驟自動產生歷史記錄點。“系統自動記錄辦理人、辦理時間、項目進展等信息,各方當事人通過查看項目編號,可隨時了解辦理情況和結果,并對整個采購過程進行監督。”這位專家表示,電子化系統“雁過留痕”的特質,使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予以強化,有效規范了政府采購行為。
資金運作透明化
在業內專家看來,該系統對預算資金流向的實時監控更值得稱道。
與深圳市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類似,邯鄲電子化系統覆蓋整個采購過程,將固定資產管理、資金支付等也納入其中。市、縣兩級,凡使用財政性資金的任何采購項目,均可通過網上操作的每一環節監控到資金流向,實現了資金運作的透明化。這一舉措的積極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杜絕腐敗行為、捍衛政府采購“三公”原則,也使電子化采購系統成為深入開展財政管理改革、推進“金財工程”建設的強有力輔助手段。
可以說,無論是提高政府采購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捍衛“三公”原則尊嚴、杜絕腐敗現象,還是推進“金財工程”的縱深開展,邯鄲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均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整個河北省乃至全國而言,這一電子化操作系統也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記者手記】邯鄲的“千里眼”和“順風耳”
本報記者 戎素梅
早上,像平常一樣,信息采集員小王在自己管轄的片區內巡邏。9∶13,在前面的路口處,他發現一根電線桿橫臥在路上,隨即堵住了來往的交通,掏出“城管通”拍下這個畫面。“xx街與xx路交叉口,有一根倒下的電線桿阻礙了交通。”編輯好這條短信后,又附上剛拍的圖片,有圖有文有真相,他點擊發送,便傳輸給了市數字城管指揮中心。
9∶20,指揮中心值班信息員接到指令后進行任務派發,正在待命的執法隊員一行3人直奔現場,對倒地的電線桿進行了清理,并把清理后的現場拍成照片,反饋到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
10∶00結案,現場恢復原樣,前后不到1小時。
以上僅是邯鄲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下的一個小小案例,類似事件不勝枚舉。毫不夸張地說,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為邯鄲的城市管理安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水平與工作效率。
在該市數字城管中心相關負責人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厚厚一摞錦旗,上書拾金不昧、高風亮節。熱情洋溢的話語,體現出市民對該市城市管理水平的肯定與贊賞。殊不知,這一現代化城市管理模式背后,還有政府采購的一份功勞。
記者了解到,邯鄲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總投資近6000萬元,其系統集成、專業設備及員工制服等項目,均通過政府采購, 涵蓋市政公用設施、市容環境等七大城市管理部件,涉及市城管局、建設局等32個主管部門和市重點單位,33個鄉辦、183個社區。
簡單說來,數字化城市管理就是將全市的街道、社區和專業管理部門全部聯網,并對井蓋、路燈、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分類編碼,納入城市信息化管理平臺,可以說給每類器具配上了一個“身份證”。同時,為每天巡視的城管監督人員配發“城管通”,“城管通”不僅具備普通移動手機的功能,還具有GPS定位、拍照、上傳等功能,包含所有市政設施的編碼。
記者不由得感嘆,有了給力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井蓋壞了、路燈不亮了,或遇到打架、斗毆、搶劫等突發事件,有關部門將在第一時間內處理。同時,該項目的成功實施與喜人效果,也拓展了政府采購的范圍,開發出政府采購新的“用武之地”。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感,政府采購在行動。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