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采改革奏響第四部曲
【十年改革巡禮】
本報記者 戎素梅 袁瑞娟 通訊員 陳湘軍
又一部政府采購地方性法規即將面世。
記者日前從河北省財政廳獲悉,新修訂的《河北省政府采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將于近日印發,共計20余萬字的《河北省政府采購工作規范》也將隨之出臺,這標志著該省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轉向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新的局面就此打開。
從2001年16.4億元的采購額到2011年的437.35億元,11年來,河北省政府采購規模增長了26.7倍,累計節約資金228.06億元,資金節約率達12.5%。
這一串傲人數字,承載了河北10余年艱苦卓絕的探索。走過“大弦嘈嘈”的激流勇進、“小弦切切”的深化落實,經歷過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潤物無聲”的普及推廣,在《政府采購法》頒布實施10周年的今天,伴隨著《管理辦法》的修訂與執行,河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第四部曲已悄然奏響,主題便是在標準化建設中進一步發揮財政的政策功能作用。
初創:白手起家
細數河北政府采購改革歷程中一次次里程碑事件,不難發現,自1996年“破冰”以來,該省政府采購工作共經歷了4次轉型。
1996年-2002年是河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初創階段,也是河北政采人記憶深處最驕傲、最雋永的改革強音。成為“管采分離”第一家、率先探索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初步構建法律制度體系,便是這曲“大弦嘈嘈”的最有力特征。
機構設置方面,1998年11月,經河北省編委批準,河北省財政廳成立省政府采購服務中心,省級政府采購工作順勢蓬勃開展。2000年,按照監察部、財政部、審計署的要求,該省進一步推進管采分離并建立工作運行機制,開啟了全國政府采購管采分離之先河。
業內專家曾評價說,河北政府采購改革最突出的特點是,將這項工作與財政制度改革的大背景緊密相連,真正成為推進財政改革的一大“推手”。
“政府采購的根本著眼點是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而不僅僅是節約資金。”河北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辦公室(以下簡稱“采購辦”)主任曹建和指出,作為公共財政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采購必須緊緊圍繞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加強財政支出管理來深入開展。把財政監管延伸到采購資金使用的全過程,保證按預算目標使用,是該省一貫堅持的管理理念。
2000年起,該省在編制部門預算的同時開始試編部門政府采購預算;2003年開始編制政府集中采購目錄,明確政府采購的項目范圍和限額標準,不斷增加項目品種,細化項目分類;2004年,正式編制部門政府采購預算,部門政府采購預算與部門預算實行統一布置、統一編制、統一審核、統一匯總、統一批復,預算確定后,及時編制下達采購計劃并進行項目跟蹤。同時,嚴把資金支付關口,將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實施政府采購作為必要條件,硬化政府采購約束力。
體制建設方面,河北也不甘落后。“改革試點之初,加強制度建設是首要任務。”曹建和表示,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邊實踐摸索、邊建章立制,所研制的定點采購管理、招標投標管理、操作運行規程等辦法,在當時實屬先進,各項探索均走在全國前列。
然而,河北人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政府采購人要有開闊的視野。當政府采購的基本職能逐步健全、法制逐步完善后,便要深入推廣落實,這一階段更見功力。”曹建和意味深長地總結道。
發展:潤物細無聲
以《政府采購法》的實施為標志,全國政府采購改革步入法制化正軌,與此同時,河北的政府采購工作也迎來第二個階段,即2003年-2008年的深入推廣期,以工作的細化、量化為突出特點。
以“小弦切切”、“潤物無聲”來概括這一階段河北政采改革的特質最合適不過了。正如此前采購辦上一任主任邢永春所言,疾風驟雨般的改革之后,河北政采工作重點轉向制度的深化與落實,在“嚴”與“細”上狠下功夫,通過細化每項工作、每個環節甚至每份文件,使制度的執行更具可操作性。著力細化、深入推進的蛻變,使河北的政府采購工作收獲了不一樣的成功。
例如,在政府采購方式審批上,河北省規定采購人在提出政府采購方式申請時必須通過嚴格的內部審核,并經由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針對供應商投訴,采購辦更是將“細”詮釋得淋漓盡致。“供應商投訴書格式五花八門,給投訴處理帶來很多不便。為此,我們制定了供應商投訴書樣本,所有供應商均需按樣本統一填制投訴書。”許金元,采購辦一位堅守崗位10余年的“活化石”向記者介紹道。打開投訴書樣本,投訴人基本情況、被投訴人相關情況、投訴項目基本情況、質疑答復情況、投訴事項等信息分欄列示,一目了然,工作細化后,將更為輕松。
遵循著深入改革的路徑,在2009年-2011年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的探索與推廣階段,該省也一改“先聲奪人”之勢,轉為“少說多做”,將“潤物無聲”的工作作風發揮到極致。
在認真總結邯鄲市電子化政府采購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經廣泛調研和多方論證,河北研制出涉及6大參與者,功能涵蓋7個主模塊、56個子系統模塊、可實現100多項功能的全省電子化政府采購實施方案,并對電子化政府采購網上操作軟件系統進行集中開發,逐步建起省、市、縣同步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并在石家莊市率先啟用,完成了網上操作的全過程,如網上申報、審核、招標、投標、詢價、驗收等環節。
揚帆:唱響標準化樂曲
2011年至今,以《河北省政府采購管理辦法》的重新修訂為標志,河北政府采購迎來了標準化建設的新階段。
為何布下這步棋?
曹建和表示,不同于“一窮二白”的起步期,在政府采購制度框架搭建完畢、規模優勢初步顯現的今天,尋找深化改革的引擎、進一步實現政府采購所肩負的多元化社會政治目標,擺在所有政采人面前。
“將標準化和規范化作為新的突破口,借助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的推廣,進一步提升管理手段和操作水平,能夠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激發政府采購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惠及三農等政策功能,而這,也是政府采購最重要的社會意義所在。”
其一,在采購目錄上,將集中采購機構與社會代理機構加以區分、細化,5年一調整,并與《河北省省直行政機關通用辦公設備資產配置暫行辦法》配套執行,奠定了實施批量采購的基礎。“目錄雖然5年一編制,但我們的電子化采購系統可以后期維護,將專家抽取、分包限制等全部涵蓋其中,使預算執行更加到位。”曹建和說。
其二,以“一法四令”為核心,于2011年年初在全省范圍內啟動政府采購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清理、修改和完善工作,歷時半年,最終形成《河北省政府采購工作規范》討論稿,包括行為規范、文本規范及程序規范3部分,詳細分解了責任,并將每一操作予以固定,規定好標準動作,通過電子化平臺得以實現全流程的標準化。
其三,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以電子化平臺為載體,實現采購流程的標準化。“在機構管理職責上,我省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中的采購人庫與具體管理者是一一對應的。針對采購人的不同性質,如農業部門、政法部門等,我們進一步細分監管部門這一角色,由采購一組、采購二組等‘綁定’負責,針對性更強、辦事效率更高。從預算編制與執行方面看,政府采購預算以部門預算為基礎,采購人與具體管理者的對應關系,使預算管理更為方便,這也是精細化管理的一種手段。”許金元詳細向記者闡述道。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完成了幾次歷史跨越后,河北以標準化建設與精細化管理的深入推進為主題的第四部政采改革樂章已悄然奏響,嫻熟運用政府采購手段,使財政資金得到更有效利用、使政府采購所肩負的政策功能得以更好實現,是這一階段的根本目標。在崇尚“實事、實干、實效”的河北政采人的努力下,初時的潤物無聲,終將驚艷整個燕趙大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