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農牧民圓了機械化夢想
■ 文 李存才
拖拉機、旋耕機、播種機……在青藏高原采訪,這些奔馳在田間地頭的大型農機具吸引了記者關注的目光。近年來,西藏自治區大力推行農機具招標采購機制,讓大型農具駛入普通農牧民家中。凡是經過招投標程序進入西藏自治區財政部門印制的《政府采購目錄》中的農機具產品,全部明碼標價。農牧民購買農機具時,只要支付其中65%的價款,就可以將自己選中的農機具開到自己的田邊地頭。
藏民阿曲家的“頂梁柱”
2010年11月,西藏山南地區貢嘎縣甲竹林鎮甲竹林村農民阿曲購買了一臺20馬力的東方紅拖拉機,用于自家生產。這臺總價值為19000元的拖拉機,阿曲僅掏了12350元,剩下的6650元由財政部門支付。
“與過去相比,現在購買農機具快捷了很多,方便又實惠。自從有了這臺東方紅拖拉機,我干起農活來輕松多了,拖拉機成了我家的‘頂梁柱’了。”阿曲樂呵呵地說。
貢嘎縣農機局局長陳以生向記者列出了這樣一組數字:2007年,貢嘎縣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規模達40萬元,2008年和2009年分別達100萬元,2010年達400萬元。短短4年時間,全縣農牧民享受到了640萬元的農機具購置補貼,2010年,貢嘎縣購置的農機具達到了708臺(部)。
招標采購陽光溫暖農牧民心
推廣招標采購機制,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這是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政府采購工作向科學化和精細化轉變的兩大抓手。
據介紹,西藏自治區財政部門通過公開招投標形式,確定全區農機具供應商的產品、型號及價格。財政部門將這些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新聞媒體等對外發布。各縣(區)財政、農機部門將入選政府采購目錄的農機具品名、型號和價格等一并做成彩圖,免費發到農牧民手里。農牧民在購買農機具時只要將農機具價款的65%交到縣(區)農機管理部門,很快就可以領到自己滿意的農機具。
自治區財政部門設計了一整套購置流程:各縣(區)農機管理機構將農民購買農機具的價款收上來,交到供應商那里。供應商根據農民的購買需求提供相應產品,給農牧民供貨之后,供應商從縣(區)農機管理部門領65%的貨款。剩下的35%的貨款,則由供應商憑相關資料到財政部門兌現補助。
2億元農機補貼助推藏區農業轉型
2010年,西藏日喀則地區共安排農機具購置補貼財政資金2820萬元,覆蓋18個縣(市)。據介紹,日喀則地區財政、農機部門采取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兩級累加的補貼方式,對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植保機械等各類農機具,根據申購人所購機型價格的35%進行補貼,單機補貼最高不超過5萬元。
該地區農牧局負責人介紹說,2010年,全地區群眾配套投入資金5131.14萬元,農機購置補貼受益農戶達6376戶。
“十一五”期間,國家財政累計投入西藏自治區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億多元,其中自治區財政投入6750萬元,補貼資金由“十五”末的50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1億元。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西藏自治區購置補貼農機具達到2.3萬臺(部),實施補貼的縣、農場、社區累計達到221個,補貼范圍如今已覆蓋西藏所有農牧業縣和農場;補貼種類也擴大到11個大類、738個品種,受益農戶由“十五”末的240戶擴大到2010年的2.3萬戶,受益人數累計達到50余萬人。
記者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帶采訪時,發現這里農田肥沃、植被茂密,當地農牧民使用先進的農機具精耕細作,青稞畝產量達到800斤以上,小麥畝產量達到1000斤以上,均比原來手工耕作增產2成以上。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農業機械化作業面積穩步提高,機械半機械機耕、機播、機收面積分別達到205萬畝、207萬畝和168萬畝,分別比“十五”末增長4.16%、3.48%和1.31%。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