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詩瑪:美麗的蛇女傳說
阿詩瑪:美麗的蛇女傳說
■ 姚利芬
馬鈴兒響來呦玉鳥兒唱
我和阿詩瑪回家鄉
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
從此媽媽不憂傷
不憂傷
2011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鄭鈞一曲《阿詩瑪》唱得豪爽熱烈,喚起了人們對傳說中那美麗女子的懷念。
云南省路南石林,以峭石插天、石柱叢集的陽剛豪壯而聞名于世,生息在這里的撒尼人由于阿詩瑪美麗傳說而風情遠揚。《阿詩瑪》是流傳在撒尼人(彝族支系之一)口頭的一支美麗而悠遠的歌。“阿詩瑪”,譯成漢語是“蛇女”的意思。撒尼語中,“詩”即蛇,“瑪”即女孩。傳說,阿詩瑪為“蛇年蛇月蛇日生”,她集吉祥、善良、美麗于一身。
美麗的撒尼姑娘阿詩瑪被惡霸熱布巴拉搶占為媳,雖經誘惑和恐嚇,但始終不屈。情哥哥阿黑毅然挺身入虎穴解救阿詩瑪,與熱布巴拉父子斗智、比武,均獲勝,贏得了阿詩瑪。阿黑帶著阿詩瑪回家,過山崖渡河之時,歹毒的熱布巴拉勾結崖神變出滔滔洪水,洪水將阿詩瑪沖走了。相傳阿詩瑪被仙人搭救,變成了石峰,即抽牌神(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撒尼人民懷念她,常對著山谷呼喚她的名字。
《阿詩瑪》的故事昭示了撒尼人對蛇的崇拜,無論是神話、傳說或是故事,都是對一個民族特定歷史時代社會習俗的反映,反過來又影響著民俗的形成和發展。蛇崇拜的現象不只限于撒尼支系,也是彝族民俗中普遍存在著的現象。
關于蛇的天地起源故事在彝族地區也有流傳。據云南建水官廳畢摩馬興彩的《天生篇》記載,荒古混沌之時,陽氣中一只碩大無比的鷹與陰氣里一條無法丈量的大蛇惡斗,結果兩敗俱傷,鷹尖嘴叼住了蛇七寸,蛇嘴咬住了鷹足。鷹足斷,飛上天變成了蒼天;蛇氣絕,變成了大地江河。故,山似蛇盤,河如蛇行。
彝族婦女服飾圖案中亦有蛇形紋,例如云南尋甸彝族女孩服飾的腰帶即為蛇形,頭飾圖案為蛇皮。由于崇拜蛇,故禁食蛇肉,也很少打蛇。如彝族認為蛇進屋,是死者的靈魂回到家里,不能打死。如此這般蛇崇拜,竟有效地保護了蛇資源。 (摘自2013年1月31日《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