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改作風 換乘國產車
多地改作風 換乘國產車
寧夏、湖南、甘肅等地出臺文件,要求領導逐步換乘國產自主品牌汽車;此前公務用車車型目錄“流產”
■ 涂重航 尹蔚 趙力
汽車行業內一直呼吁的“省部級領導帶頭乘坐自主品牌汽車”,近1個月已有實質性進展。
中央政治局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八項規定后,各省相繼出臺執行規定和實施細則。其中,寧夏、湖南、甘肅、新疆等多個省級黨委政府出臺文件規定:領導人換乘公務用車,需選擇國產自主品牌汽車。
據了解,上海、廣州等地已開始行動,選擇自主品牌汽車作為公務用車。
新風吹熱國產車
近日,深圳市市委書記乘坐比亞迪純電動車參加該市“兩會”的消息,引起各方關注。隨后召開的廣東省“兩會”,也指定廣汽傳祺作為唯一接待用車。
據了解,在廣東的黨政公務活動中,越來越多地使用自主品牌汽車,成為一股新風。
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受訪時曾表示,在省委領導的帶動作用下,“傳祺”在廣東市場上銷售增長很快。
據悉,目前已有上海市和廣東省的地方政府領導乘坐自主品牌公務車。
業內人士稱,在中央領導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后,領導干部選擇國產自主品牌作為公車將成為趨勢。此外,還有可能出臺更加嚴格的約束性措施,要求領導人率先乘坐國產自主品牌汽車。
十八大之后,中央高層明確要求對公車使用,乃至主要領導的公車使用要嚴格按規章辦事。此后,多個省、市、區召開常委會出臺執行“八項規定”的細則,要求領導換乘國產自主品牌汽車。
甘肅、寧夏、新疆、湖南、安徽等省(區)委常委會通過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相關規定,要求“在不造成浪費的前提下逐步換乘自主品牌汽車”。
隨著省級常委會出臺規定文件,海口、杭州等地市相繼出臺細則,要求市委、市政府領導逐步換乘自主品牌汽車,這作為各級常委會的硬性規定還是首次。
自主品牌目錄“流產”
其實,鼓勵公車使用自主品牌早在2011年便做過嘗試。
2011年,有關部門先后出臺4個文件規范公車采購。在4次發文中,最具實質意義的是第四次,即2011年11月14日,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管理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在《細則》規定下,2012 年2月24日,《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目錄》)出臺。《目錄》入選412款車型均為自主品牌汽車,不過,《目錄》自征求意見稿公示后,至今未生成正式文件。
“實際上已經算作廢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目錄》公示后,至今仍處會簽階段。無疑,公車采購自主品牌汽車遇到了多方阻力。
業內人士稱,來自跨國車企和歐美政府的外在壓力,或是一重要原因。據公開報道,《目錄》公布后,歐盟商會秘書長丁凱表示,歐洲商會將同會員一起評估中國公車改革帶來的影響,并有可能敦促歐洲國家政府采取反制措施。
事實上,公車采購自主品牌汽車,并不受到WTO等國際貿易條約的限制。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廖詩評認為,《政府采購協議》是WTO協定附錄中4個單項貿易協議之一,我國目前尚未加入。各國在政府采購中可優先采購國貨,不必遵循國民待遇原則。
官員帶頭選國產車
“大家只要看看美、日、德、韓等國的公務用車就明白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是《目錄》專家組組長,對社會普遍關注國產自主品牌占據《目錄》全部榜單,他在博客中回應稱,目錄的確定原則符合國際慣例。
董揚指出,做強中國品牌,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特別是政府官員用車,理應優先中國品牌,這在世界各國都是如此。
董揚認為,真正對市場導向起大作用的還是省部級領導用車。他希望省部級領導都能坐自主品牌汽車。
其實,過去兩三年,政府在對自主品牌的公務車采購量方面逐年都在提高,不過相比自主品牌在車型的豐富和品質方面的進步而言,步伐還是慢了很多。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近幾年,自主車企無論在產品種類、適用性、品質還是服務上,都有明顯進步,已能完全滿足公務車需求。 (作者系《新京報》記者)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