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采購人才需求趨向國際化
在各地公務員招考潮中,政府采購崗位呈現新的用人傾向
我國政府采購人才需求趨向國際化
■ 本報記者 戎素梅
隨著國家公務員招考成績的公布,近段時間,各省市陸續進入2013年上半年公務員招考階段。在各地公務員招考潮中,政府采購崗位呈現出新的用人傾向。
在近日出爐的《北京市各級機關2013年上半年考試錄用公務員招考簡章》中,政府采購相關崗位共5個,既涉及監管部門的管理崗位,也有集采機構的操作崗位。與前幾年相比,今年北京市政府采購崗位用人需求呈現兩大明顯變化:一是招聘崗位數量有所增加;二是對學歷的要求有所提高,從以往的“本科及以上”變為“碩士研究生”,且專業針對性更強、崗位描述更細致,部分崗位還須通過專業考試。
其實,不僅北京市如此,去年年末,中直機關和中央國家機關涉及政府采購崗位的招聘也不約而同地呈現出上述變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響我國政府采購崗位的用人需求?這是否預示我國政府采購人才隊伍結構正發生內在變化?
需求與國際接軌
在查閱招考簡章時,記者看到,北京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以下簡稱“采購處”)今年招聘1人,報考者需為法律、管理類或經濟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一旦錄用,將從事GPA政策及對外經濟領域相關政策的研究工作。此外,報考者還需符合“英語六級以上,有較強的翻譯及口語能力;熟悉GPA政策,具有對外經濟領域研究背景”等要求,并通過財經理論及綜合知識的相關考試。據悉,這是采購處首次招考此類人才。
采購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財政部一直強調要建立專業化、職業化的政府采購人才隊伍,隨著我國加入GPA談判進入攻堅階段,政府采購市場面臨的國際挑戰已迫在眉睫。因此,采購處更多地考慮了人才對宏觀經濟的了解和掌握這一要素。
無獨有偶。2012年年末,財政部為政府采購相關崗位招考2名公務員,分別從事政府采購政策制定和執行監管、財政國庫對外交流和政府采購涉外法律工作,均需碩士研究生或以上學歷。記者調查得知,近些年,海歸人才從事政府采購相關工作的情況并不鮮見,如從美國田納西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回國的馮華,2008年調入浙江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被該處視為開展GPA研究的最佳人選。此外,國信、江蘇國際、四川國際等大型政府采購社會代理機構也較早引入了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才,負責國際招標項目或擔任總經理秘書等職務。
操作機構專業為王
與政府采購監管部門較為宏觀的用人需求相比,集采機構更注重業務崗位的操作性和專業性。
以上海市為例,根據《上海市201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招考簡章》,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今年擬招聘10名工作人員,其中有7人專門負責政府采購相關業務工作,專業要求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電氣信息類、機械類等。同時要求應考人員需“大學英語六級合格或英語中級口譯合格,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另外3人分別為檔案專業、組織人事專業和法律事務專業管理人員。
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孫昭倫針對新年度的人員招聘計劃這樣解釋道:“《政府采購法》實施10周年。這10年來,集采機構業務在不斷發展,政府采購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這些現實情況對集采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信息化、職業化和國際化是未來10年推進我國政府采購工作創新發展的方向,實現上述‘三化’的關鍵在人才,因此招聘的多為專業人才,針對性較強。參公管理后,采購中心在職能上、內設機構上、業務數量上可能會有一些變化。而現有的人員隊伍明顯老化,需要培養新生人才。再好的制度和機制,沒有高素質的人才來執行,仍然達不到理想效果。”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國采中心”)去年年末共招考6名國家公務員從事政府采購相關工作,比上年度增加了2個名額,主要負責信息產品、交通工具和辦公用品、工程項目和配套設備的集中采購等工作。國采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集中采購規模的快速增長和業務范圍的急劇拓展,國采中心在2013年新增設了一個業務處室,并對處室分工進行重新調整,人才方面出現缺口。而從集采機構自身發展來看,其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也越來越迫切。
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針對部分地區、單位政府采購相關崗位用人需求出現的新變化,記者采訪了上海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副處長王周歡。他分析指出,這是我國政府采購深化國內改革和應對市場開放的內在要求和必然結果:“近年來,監管部門和采購中心都在逐漸增強、細化對人才的需求標準,雖然二者側重點不同。可以說,隨著大家對政府采購人才素質的更多關注,政府采購工作將登上一個新臺階。”
王周歡表示,目前,我國政府采購人才建設正逐步走向職業化、專業化、國際化。作為財政人,不能只了解國內財政情況,還必須對國際經驗、國際動態有所了解,此外,加入GPA后,有可能涉及國外招標合作,對外招標、處理能力將受到考驗。
“倘若能熟練掌握技術層面的技巧,配合政府采購師建設,可能會在政府采購人才建設方面取得新進展。”王周歡進一步指出,采購師的知識結構,首先需精通國內外采購經驗,有專業技巧,還需懂法,屬于綜合性人才。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徐煥東表示贊同。“政府采購是件大事、新事、難事,是科學化、規范化的事業,其責任和風險都很大,這就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還需要從業者具備職業道德操守,否則,再好的政策也難以落實。”那么人才從哪里來?他表明,建立政府采購規范化職業體系,可從大專院校吸收基礎型人才,同時充分利用協會制度,形成相應的專業人才儲備組織。此外,還需維護政府采購從業者的權益,為打造成熟、穩定的人才隊伍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