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采購,是近還是遠
問策未來·公共服務采購
公共服務采購是否會代替工程建設項目,成為采購代理市場的新支柱?面對政策給出的市場美好前景,大多數社會代理機構冷靜觀望。
公共服務采購,是近還是遠
■ 本報記者 張靜遠
政策環境有變、業務結構調整、業務總量下滑、業績增速放緩……在《政府采購法》實施進入第2個10年之際,社會代理機構則不得不思考何去何從的問題。
2012年末,《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國發〔2012〕29號)面世,讓久在建筑工程招投標市場不景氣境況中的代理機構們似乎看到了新的發展方向。那么,在新的市場機遇面前,社會代理機構是否真能分到一杯羹?公共服務采購是否真能成為采購代理市場的新支柱?
低迷市場的大救星?
有關部門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機電產品國際招標運行情況》和《2011年工程招標代理機構統計公報》顯示,近兩年來,無論是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市場還是工程招標代理市場,代理業績增幅均呈加速回落態勢。去年上半年全國機電產品國際招標中標金額同比下降14.9%;同期,工程類項目中標金額增量比上一年下降了39.67%。
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中國加入GPA談判工作的推進,對采購代理機構也可能會帶來市場份額的流失。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采購評審處處長郝愛民告訴記者,如果我國加入GPA后,國企采購被調整入政府采購體系的話,那么一些當下由社會代理機構來完成的國企采購項目可能會被劃進或部分劃進集中采購范疇,交由集中采購機構來完成,這對社會代理機構而言又是一個不小的市場份額流失。
在這種背景下,政府采購即將向公共服務項目“擴量增面”的政策對采購代理業界而言似乎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而且在不少省市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已經進入實踐階段。例如去年,廣東省財政廳發布《2012年省級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項目目錄》,將涉及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事務服務等262項服務項目納入第一批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問題是,為政府采購帶來巨大規模增長前景的公共服務采購,是否會成為社會代理機構的未來呢?
多數代理機構持觀望態度
面對政策給出的市場美好前景,社會代理機構究竟持什么態度呢?《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多方采訪發現,大部分社會代理機構持觀望態度。
即便是在公共服務采購大省江蘇,社會代理機構對公共服務采購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熱情。2013年,江蘇省納入政府采購的涉及教育文化、社保民生等方面的省級公共服務采購項目多達21個,采購規模達10億元。而這些項目大部分都在該省集中采購目錄內。江蘇省財政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下,公共服務采購尚未在全國開花,江蘇省出于穩妥、謹慎的考慮,暫時未將這些項目推向市場,且江蘇有兩家省級集中采購機構,可以承擔起眾多的公共服務采購業務。
在其他地區,大部分社會代理機構沒有因公共服務采購項目的增多而對公司發展戰略作出調整。盡管當下,一些公司以建筑工程類招標為主的人員結構很難滿足公共服務采購的需求,但是接受采訪的6家公司均表示暫不會就此作出調整。湖南、廣西等地有部分社會代理機構已經參與了部分公共服務采購,湖南一家甲級代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技術層面而言,對代理機構并不存在困難,因為當下代理的公共服務項目中有不少是市場上原本就存在的工程設計類項目。
“我國招投標事業已經走過了20多年,政府采購也發展了10年,招標技術層面的難題基本上都能克服。我們顧慮更多的是政策層面的因素。”一位招標公司的老總說,對于社會代理機構而言,公共服務采購這塊市場,很遠又很近,看得見卻未必摸得著。
此外,一些受訪采購人表示,一些采購項目沒有必要請采購代理公司,當下做一些專業性不強的項目仍聘請代理公司的原因僅僅是本單位不具有項目要求的代理資質。這可能是代理公司不得不面對的“用戶需求壓力”。
給采購行業帶來的思考
當公共服務采購的勢頭如洪水一般涌來時,整個政府采購行業需要思考些什么呢?
清華大學教授于安指出,智力服務不適合最低評標價法,將價格作為采購的決定因素很可能直接影響到服務質量。而在當下,非招標類采購的主要判斷標準是價格。對代理機構而言,代理像公共服務這樣的項目可能要承擔采購人對采購結果不滿意的結果,甚至會影響公司信譽。
也有專家指出,在招設計類采購項目后,給未中標投標人一定補償的做法,在《政府采購法》中是不是還存在法律障礙?比如說投標人向招標方提交的投標文件已經包含了設計方案,招標方從各家投標人中選取最佳設計方案的設計方作為中標人。那么在投標方提交投標文件的時候,設計這一服務行為已經基本結束,未中標的投標人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所以招標方一般要給此類投標人一定的補償。此類補償在建設工程招標領域是合理合法的,但《政府采購法》對此沒有提及,采購人也不太可能將補償費列入預算。像這類問題該怎么操作?這不僅是代理機構的挑戰,更是法律遭遇的難題。
微博·公共服務采購
網友俺是采購人:我深感不少招標代理機構并不能起到什么實質作用。要不是受資質限制,我們是不會聘請代理機構的。
網友zy5658:招標代理機構要在前進道路上真正達到可持續發展,首先應該做好人才的選擇、使用和管理工作。
網友歌者樂山:買賣活動不停止,招標采購行業就不會落西山。變化的,只是游戲規則。
網友nt_yyc:建筑工程采購代理市場就那么大一個蛋糕,但是誰都想分。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我們也希望能夠找到新的市場。
網友Bidboy:服務類需求大多比較零散,如果各項目單位自行立項,大多夠不上采購限額標準。集中起來采購,各單位需求不好協調。因此究竟是采用集中采購還是由采購人自行采購是個兩難問題。
網友Time:工程招標代理市場業務量在下降,但要看在什么樣的基數上下降。現在貨物、服務采購規模依然不可與工程采購規模同日而語。究竟哪個市場大哪個市場小?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