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稅務部門采購預算亟待加強
基層稅務部門采購預算亟待加強
■ 李振宇
政府采購預算是部門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稅務部門的普遍做法是:通過“二上二下”預算編制政府采購預算。但在實際操作中,稅務部門的政府采購預算卻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政府采購預算資金受制于預算資金規模。由于政府采購工作的臨時性和偶然性,在編制預算的時候很難準確把握具體項目,如果發生臨時的政府采購需求而又沒有預算計劃,就只能使用其他資金,從而削弱預算資金的約束性,影響了基層預算單位的正常運行。
二是政府采購預算資金受制于預算資金結構。目前基層國稅系統預算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中央財政撥款,但由于各種原因,中央預算批復的時間是每年的3-4月,在此之前發生的采購支出,預算單位不得不使用其他資金墊支或延遲支付,違背了部門預算??顚S玫脑瓌t。
三是預算資金的支付存在延時性。目前國稅系統采用的是授權支付方式,這種方式受到代理銀行與國庫清算時間的影響,使得國庫支付的時間受到限制。另外,行政機關預算會計體制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但在實施中,會出現貨物已驗收,但發票未到貨款未付,或者貨款已支付而貨物未到的情況,造成人為的延時情況。
四是監督約束機制不完善,政府采購的執行情況不能得到有效反映。目前稅務部門政府采購具體的執行情況只是通過專門的政府采購網站上報,財務部門編制的預、決算等財務報表只能反映收支的執行情況,不能單獨體現政府采購的執行情況和具體數據,此外,固定資產報表也不能體現政府采購的執行情況,這就無法披露政府采購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漏洞,不利于監督和約束。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筆者特作如下建議:
一是強化預算管理,促進政府采購與預算編制的結合。稅務部門在編制政府采購預算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本單位資產的數量、質量、使用年限的實際情況,依照資產配置標準由各部門提出下一年度擬購置資產的品目、型號、主要性能指標和數量。財務部門匯總情況后,根據政府采購預算資金安排規模進行綜合平衡,做好政府采購預算編制工作。在實施政府采購的環節,也要對照單位資產的情況,核實資產購置需求,有目的地進行政府采購。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預算在政府采購中發揮作用。
二是細化采購預算,推行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改革。鑒于現狀,有必要從功能上、性質上進行預算科目規范分類,對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實施改革。具體措施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政府采購制度,增設政府采購資金專戶,采購資金不再層層下撥給用款單位,而是直接支付給供貨商,所有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資金都要由政府采購資金專戶中收支,這樣財政就能對政府采購資金進行有效的全過程監督與控制,也解決了目前政府采購受制于資金結構和支付延時的問題。
三是完善指標體系,建立統一高效的政府采購系統。在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以及財務軟件中增加政府采購模塊,實現數據導入共享,以全面反映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的規模和金額,更好地進行預算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同時建立定期信息披露制度,讓供應商及時獲得政府采購的相關信息,有機會參與采購市場的競爭,這樣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挑選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四是建立相關制度,使政府采購做到有法可依。
總之,政府采購不是一項孤立的工作,政府采購要與部門預算、資產管理有機銜接,其管理水平才能得到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順市國家稅務局)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