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政府采購目錄呈現新變化
各地市本年度政府采購目錄及標準呈現新變化
工程著力細化 服務主打擴面
■ 本報記者 周琳娜
作為地市級政府采購的“風向標”,各地印發的新一期政府采購目錄及標準呈現出新的特點。
近日,杭州、南京、深圳等地相繼印發2013年度政府采購目錄及標準,記者在對比各地目錄的變化后發現,絕大部分地方的新目錄都保持了貨物類品目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而適度調整工程類品目、加強工程項目的監管力度、擴充服務品類的范圍成了各地市新一期目錄調整的著力點。
適度調整工程類品目
近兩年,工程類采購項目被當作各地政府采購規模增長的支撐點,將更多的工程項目納入政府采購范疇一度成為各地政府采購工作的重心之一。如山東省煙臺市在工程類品目下新增專業工程、智能大廈弱電系統集成等4項采購,并細化專業工程品類。江蘇省常州市的新目錄也將工程類品目分成了5大類,比上一期有所縮減,但卻新增了2個三級分類和4個四級分類,并對以往的品目進行了規整和細化。
加大工程項目監管力度也反映在了各地目錄的調整中。鄭州市在新目錄中對工程類品目實行公開招標的限額標準作出明確規定:政府采購工程項目采購金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必須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而上一期目錄并未提到工程項目公開招標的限額。
服務類擴面增量
2012年初,財政部在該年度政府采購工作要點中提到,要“創造條件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逐步擴大公共服務、商務服務及專業服務的政府采購實施范圍。”而記者梳理各地市新一期目錄時觀察到,服務類品目正在成為地市政府采購擴面增量的“主力軍”。
記者發現,杭州、溫州、連云港等多個地市都明顯拓寬了服務類品目的范圍,品類主要集中在商務服務、環境服務、社會服務等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公共職業介紹、律師進社區(村)法律服務、圖書館服務一體化配套服務等分散采購服務類品目首次出現在了杭州市目錄中,這意味著當地社會公共服務項目陣容進一步壯大。同時,杭州市還著力細化了社會公共服務品目中的公共就業服務、城市管理服務等4個子項目。
在服務類采購中,民生項目也日益成為各地市政府采購關注的重點。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新一期目錄中發現,該市將涉及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民生的重大項目單列出來,與集中采購目錄下的通用采購目錄和專用采購目錄并級。此外,衢州、紹興等地也明確規定當地政府采購目錄外的、一定預算金額以上的所有民生項目都將納入政府采購。
調整背后地區差異明顯
綜觀已出臺的新一期各地市政府采購目錄及標準不難發現,由于我國政府采購規模的參差不齊,各地目錄的調整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化。
從形式和內容來看,浙江、江蘇等發達省份的地市,其目錄更趨于規范化和細致化,部分地方還依照去年5月財政部印發的《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試用)》對本市新一期目錄的品目分類體系、名稱、代碼等作出了調整。
此外,各地對限額標準的調整也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區域差異。新一期目錄中,深圳將貨物、服務項目政府采購限額標準提高至20萬元,工程項目提高至40萬元,調整后此限額標準與當地公開招標限額標準一致。而與深圳等地提高限額標準不同的是,浙江省舟山市、山東省臨沂市則小幅調低了貨物及服務類分散采購、公開招標的限額標準。
“目錄的調整給地方帶來了機遇,”國際關系學院公共市場與政府采購研究所副所長羌建新評價,“它為地方政府采購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不過羌建新認為,在擴面增量服務類品目上,由于該品目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地方政府采購工作也將面臨新的挑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