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淘寶網做政府采購可行嗎
上淘寶網做政府采購可行嗎
·讀者來信·
《中國政府采購報》編輯部:
如今,網上購物已成為了一種潮流。京東、淘寶等網上商城憑借低廉的價格,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就連我這個以前不怎么上網的人現在也變成了“網購達人”。
近來,我也關注到社會輿論一直質疑政府采購價格虛高。在一次上網采購后,我突發奇想:既然京東、淘寶等網上的商品這么便宜,那政府部門何不直接從這些網站上采購,這樣不就解決了價高的問題嗎?
不知我的這種想法是否可行?希望貴報能組織業內人士進行探討。
(北京讀者)
■ 本報記者 賈璐
買東西,上京東、淘寶、當當、亞馬遜……如今這種網上購物方式已成為普通消費者的“家常便飯”。日前,有讀者提出,既然京東、淘寶等網上的商品這么便宜,那政府部門不妨直接在這些網站上采購,以解決政府采購部分產品價高的問題。
然而,對于這種設想,人們不禁要問:一方是面向普通消費者市場的網上商城,另一方則是以公共部門作為買家的政府采購,兩方結合在一起具有可行性嗎?
低價和高效的誘惑
政府采購可否直接上淘寶、京東進行?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大都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為什么不可以?”
“從理論上分析,通過電子商務做政府采購有兩個好處,其一是存在比價平臺,價格相對會較低;其二是購買結果可留痕、易追溯。”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專家分析道,這兩點恰好分別呼應了兩項《政府采購法》的立法目的:提高政府采購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
“目前來看,電子商務蓬勃的發展勢頭正在使傳統店面逐漸萎縮。因此網購肯定是未來政府采購的發展方向。”貴州省國家稅務局財務管理處處長申蔓飛也這樣認為。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被許多人認為“沒有什么不可以”的方式,已經開始在一些地區的實踐中得到應用。
北京市延慶縣延慶鎮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朱炳萍說出了政府網購帶給她的切身感受:“快捷,便宜,而且還送貨上門!”據介紹,延慶鎮政府在2012年通過京東商城購買了碎紙機、圖書、光盤等政府辦公用品。半年下來,節省了2萬多元錢。而且,從申報購買需求到最終收到采購物品,一般只需花費3-5個工作日。此外,由于許多大型網絡商城都提供免費配送服務,采購人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坐等物品送貨上門,大大節約了采購人的時間成本。
現實障礙重重
網上商城的低價、高效雖然誘人,但部分地區的政府采購機構卻表現得非常慎重。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過去曾考慮通過京東、淘寶夠買協議供貨IT產品,但在考察京東、淘寶所售電子產品之后,他們得出了以下結論:
一是部分臺式機、筆記本在京東雖然有銷售、價格也較低,但是成交量較少,有的甚至無成交量。
二是部分臺式機、筆記本在京東并沒有銷售,在淘寶上雖然有銷售,但與該省協議供貨入圍商品的實際配置不同。
三是網站上的電子產品無法保證是行貨、正品。
此外,在他們詢問之下,部分電商表示,如果要發票,則必須按照稅點另外支付費用;部分商戶則拒絕為買家提供有效發票。
通過深入地比照分析,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馬曉明認為,電子商務平臺購物模式與現有政府采購制度存在許多差異點:政府采購要求供應商上門簽訂采購合同、報送監督管理部門審核合同、安裝調試、完成相關培訓及日常的保養維護、接受采購人組織的驗收、完成資金結算的相應手續等,但目前網絡商家無法做到這些。在合同履約方面,京東、淘寶等電商不與買家簽訂書面買賣合同,如果采購京東、淘寶的商品出現履約問題和法律糾紛,采購人和行政監管部門就難以依據《政府采購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維權和監管及處罰。此外,淘寶上的商鋪多是個人網店,而按目前的規定,財政資金只對企業法人賬戶,就是公務卡結算也需要刷卡票據才能報銷,這些都是支付的瓶頸。
“如果采購京東、淘寶的IT商品,有可能反而會增加采購人的使用成本。”馬曉明說,京東、淘寶等商家的報價真實性難以考證,是否含正規發票(含稅金)、含上門服務,有沒有商品標準附件,是否使用正版軟件,標準質保期和售后服務如何保證等方面沒有約束。此外,如果政府采購京東、卓越、當當等大運營商的商品,勢必會對中小零售企業的發展乃至于傳統的商業模式造成較大沖擊,利弊難以衡量。
“網站上的部分IT商品價格確實很誘人,但在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監督管理機制、誠信體系建設尚未健全的情況下,從政府采購的功能、財政資金安全性等方面考慮,以網購的形式采購政府IT產品還需要一段制度完善的過程和時間。”馬曉明總結說。
中機國際招標有限公司第五業務部總經理岳小川也表示,實體銷售和電商銷售這兩種銷售方式在賣家的自身和責任能力上差別很大。實體銷售參加政府采購時,供應商必須有專門的人員和辦公條件、必須參加政府采購投標、必須向政府采購部門提交履約保證金、必須確保一定數量的產品的庫存以保證隨時供貨、必須上門安裝調試等;而電商往往不具備這些條件和能力。實體供應商成為政府采購供應商后,需要承擔品質保證、一定期限的免費售后服務、退換貨等方面的責任;而電商承擔的責任很少,產品售出后維修、退換沒有保證或非常不便。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平臺分為自營和他營兩種。相比自營業務,他營業務的安全性、可靠性更低。據業內人士介紹,他營業務中,如果出現了賣家欺詐、貨物不符等問題,電商只有追責義務,本身卻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而追責的效力也讓人擔心。
此外,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是否能在網購中體現,也是業內專家關注的焦點。上海金融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章輝表示,政府采購不同于私人采購。私人采購可以依據單一的價格取向,但政府采購來自于財政資金,其功能是一個涵蓋多維目標的功能體系,這些功能在經濟、社會和政治的不同層面甚至同一層面內部的有不同表現形式。
“為了讓不太了解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人也能理解,我這么說吧:我們都知道,黨中央提出要科學發展,并要求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那么,如何在網購中保證這一方針政策的實施呢?又如何在網購中保證政府采購對福利企業的扶持呢?”某業內專家提出。
通用小額商品可試水
基于現實中的種種障礙,諸多受訪專家認為,目前政府采購只能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買一些日常的小件辦公用品。
一位資深理論專家表示,按照《政府采購法》,集中采購目錄以內、限額標準以上的采購,必須遵循相關程序規定。但是目錄以外、限額以下的,則可以在特定內容、特定范圍內試水網購。“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做政府采購,這個事情不能急,可以先小范圍實踐,摸著石頭過河。然后再逐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擴大規模。”該專家如是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采購評審處處長郝愛民認為,如果采購機構想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做政府采購,可以先從在淘寶、京東等尋找潛在供應商開始。她建議,招標限額標準以下、政府采購限額以上的產品及服務,在現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淘寶、京東等電商網絡平臺尋找潛在供應商,然后按規定程序組織談判或者詢價。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