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4塊錢為娃娃加“營養餐”
兩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投入財政資金6億多元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惠及36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
寧夏:4塊錢為娃娃加“營養餐”
■ 本報記者 周琳娜 通訊員 李忠學
4塊錢能做什么?城里的孩子可能覺得什么也做不了。但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卻用4塊錢讓山里的娃娃每天都能吃上一頓帶肉的午餐。
“一碗米飯、一葷一素兩個菜,每天的菜譜都不一樣,逢周三還會加餐。”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王團鎮中心小學校長李宗英向記者描述4塊錢午餐的內容,“有肉,孩子們吃得香啊。”
王團鎮是寧夏11個“營養改善計劃”的試點地區之一,對于這項計劃,李宗英感慨頗多:“娃娃們住得離學校遠,基本上都是自帶干糧上學,干饃饃配上學校提供的白開水就是他們每天的早午餐。但是從2011年下學期開始,娃娃們不僅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還是免費的。”
區財政自掏腰包提標準
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為了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吃飽飯、上好學”,中央財政決定每年投入160億元,在全國680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試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營養餐標準是每生每天3元,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負擔。寧夏同心縣、原州區等7個特困區被列入此次試點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薄弱,地廣人稀,貧困中小學校分散,且學生多為回民(回民不吃豬肉,而牛羊肉價格偏貴),從自治區實際情況出發,寧夏在執行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由區財政自掏腰包擴大實施范圍和標準,將試點地區增至11個,營養餐標準提高至4元/人。同時,從2013年春季學期起,以每25個學生配一個陪餐老師為指標,額外給陪餐老師提供免費午餐。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教科文處處長李文明介紹,兩年來,該區投入專項資金6億多元為貧困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營養午餐,其中中央財政補貼近一半。截至2012年秋季學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36萬中小學生,占全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35%以上。
此外,為了確保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從計劃啟動伊始,寧夏11個試點地區學校所需的廚具和食材采購、廚房改造等項目大多通過政府采購組織實施,基本做到了應采盡采。該區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處(以下簡稱“寧夏采購處”)擔負起了采購環節的監管職責。
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
同心縣是寧夏中南部的一個小縣城,地處鄂爾多斯臺地南部黃土高原,極度惡劣的生態環境導致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屬國家級老、少、邊、窮縣。“營養改善計劃”惠及了當地38426個貧困學生,覆蓋164所中小學校,覆蓋率達100%。
談及4塊錢能吃什么,同心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即使在同心縣,4塊錢通常也根本買不到什么好飯菜,但是政府采購的競爭機制,卻能讓每一分錢更值錢。”
2011年,同心縣通過政府采購的方式采購學校所需的大米和食用油,今年則把雞蛋和牛肉也納進了政府采購。接手營養餐食材采購項目時,同心縣政府采購中心相關負責人買小琴內心忐忑不安,“牛肉、雞蛋這些東西一天一個價”,為了采購到實惠的食材,采購中心在評標過程中,邀請物價局的人做評委,把好價格關。“今年春季開學前采購的牛肉最終以每斤25.4元成交,比當時的市場價足足便宜了3.6元,而且還是寧夏有名的牛肉品牌。”買小琴得意地向記者講道。
政采讓娃娃吃上“放心餐” 在寧夏采購處相關負責人看來,對于營養餐工程而言,比價格更關鍵的是如何保證飯菜的質量和安全。該負責人認為,政府采購能通過集中優勢,為學校挑選到優質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普遍注重自身的形象和影響力,因此,食品安全隱患也能降到最低。
據記者了解,目前寧夏主要存在中心學校供餐和企業供餐兩種供餐模式。前者是指把分散的學校分成若干個片區,每個片區設立一個中心學校負責該片區營養餐的供應。后者的做法則是政府花錢外包服務。
吳忠市紅寺堡區是寧夏目前唯一實施企業供餐模式的地區。作為移民區,學校分布較為集中、道路平坦等優勢為當地實行企業供餐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但在第一學期試點過程中,企業由于賺不到什么錢試圖退出。記者采訪的多個貧困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坦言,中心學校做的飯菜往往更符合孩子們的胃口,并能及時將美味又營養的飯菜端上娃娃們的餐桌,同時由于不用向企業支付昂貴的服務費,“我們更能把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
據了解,今年,寧夏財政廳將加大對中心學校廚房、儲存倉等配套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同時充分發揮財政的監管職能。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和山認為,要依靠、用好政府采購這一財政支出管理手段,確保財政資金的規范、安全和有效使用。他還曾在接受《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專訪時感嘆:“營養午餐是件天大的好事,應該好好做,我們還要繼續拿錢做。”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