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省(市)完成《新華字典》采購
熱點追蹤·問題字典采購事件
超八成省(市)完成《新華字典》采購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市)已有27個完成《新華字典》采購工作。其中,22個省(市)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甘肅等地在采購公告中公開了采購預算、采購數量和中標金額等
■ 本報記者 戎素梅 程紅琳
近期,云南、湖北相繼被曝出采購盜版《新華字典》事件,湖北省已免費發放到學生手中的320萬冊“漏洞百出”的問題字典更是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那么,國家為農村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配發《新華字典》工作為何問題頻出?17億元專項資金落實情況如何?《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近日就此展開了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全國31個省(市)中已有27個完成了《新華字典》采購工作,占比87%,在采購方式上,8成省(市)采用單一來源的方式進行采購。廣西等地下文督促做好《新華字典》發放驗收工作,堅決杜絕盜版學生用工具書。
采購模式不盡相同
2012年10月,財政部、教育部下發的《2012年農村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中央補助資金的通知》(財教[2012]334號,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自當年起將《新華字典》納入國家免費提供教科書范疇。同時,中央下撥17億元專項資金,根據2011年教育事業統計數據,按照每本《新華字典》14元的標準計算,為全國1.2億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中小學生配備《新華字典》,由各省(市)教育部門、財部門實行政府采購,免費發放。
記者通過調研發現,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市)中,已有27個完成了《新華字典》采購。青海、寧夏、上海、天津等地率先保質保量完成了發放工作;河南、陜西、四川等地正穩步推進字典的發放;吉林、福建兩省的教育部門正組織開展采購工作;北京、湖南尚未實施該項工作。
在已完成字典采購的27個省(市)中,從采購形式上看,可分為省級統一采購配送與地市自行采購2種。其中,云南、廣東、上海三地采取了下轄地市自行采購的方式;浙江、江蘇、河北、山西、山東等24個省采取了全省統一采購配送的方式。
從采購委托方式上看,各地采取了委托省級政府集中采購機構組織實施、委托社會代理機構組織實施、省教育部門自行采購3種方式。
從采購方式上看,各地采取了單一來源、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3種方式。其中,甘肅、山西、寧夏采取了公開招標方式;遼寧省采取了競爭性談判方式;江蘇省則在公開招標廢標后轉為單一來源方式;其余22個地區均采用單一來源方式。
從采購結果上看,除云南省部分地區項目中標方為當地郵政局外,各地中標方均為當地省(市)級新華書店,且各地中標價格有小幅差異。
據了解,最新版《新華字典》的市場零售價為每本19.9元,部分地區按照每本14元的標準進行了采購。不過在青海、寧夏等地,《新華字典》的采購價均為5.8折,約合每本11.5元。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各地對項目采購情況進行了如實公開,甘肅等地還在項目的招標、中標公告中公開了采購預算、采購數量和中標金額等。
多環節把關力保資金落實
為了保證免費字典盡快發放到學生手中,中央向各地下撥了專項資金。
而按照財政部和教育部2006年4月印發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中央專項資金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省級財政部門收到中央專項資金預算文件后,對于免費教科書資金,原則上應及時將預算下達到省級教育部門,并由省級有關部門按照政府采購規定,實施免費教科書政府采購。
記者了解到,對于這筆教育專項資金采購項目,多數地區極為重視。河北、福建等地財政廳、教育廳均在《新華字典》采購工作啟動前聯合下發通知,對組織采購及發放時間予以明確。不過,多位組織本省字典采購工作的集采機構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華字典》采購工作尚屬首次,并無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在四川,免費教科書采購工作一直很規范,今年的《新華字典》采購也是如此。”據四川省教育廳計劃基建財務處一位周姓負責人介紹,2012年年底,收到中央下發的專項資金后,該省財政廳、教育廳便對此進行認真研究,并按政府采購規定完成了采購工作,由于全省農村中小學較多,目前正在加緊配送。“教科書的質量和配送服務是我們最看重的因素。在這方面,我省新華書店做得一直比較好。”
“公開招標主要是考慮到競爭的充分性。”受省教育廳、財政廳委托,山西省眾信教育招標機構負責該省農村學生《新華字典》采購工作。這家招標機構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組織此項目前,眾信曾專門制定了采購方案,還與省教育廳反復論證,包括采購版本、紙張質量、技術標準、配送服務等。開標后,除山西省新華書店外,還有鄰省兩家新華書店參與了投標。最終,考慮到配送成本及服務,山西省新華書店中標。
在青海,學生《新華字典》采購的履約驗收環節,則采取抽驗的形式,由省政府采購中心抽取專家到采購單位,連同財務、紀檢及項目負責人共同驗收,隨后出具驗收報告,由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審核。廣西壯族自治區則于今年5月2日下發《關于學生工具書發放驗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切實組織好本地區學生用《新華字典》等工具書發放及統計核準工作,并配合廣西新華書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做好驗收,堅決杜絕盜版學生用工具書。
“履約驗收是最后關卡。你想,政府采購那么多環節,辛辛苦苦都忙完了,到最后卻因為履約驗收的疏忽出了問題,確實遺憾。湖北學生《新華字典》采購出了問題,履約驗收把關不嚴,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位政府采購業內資深專家如是說。
采購方式選擇受“唯一授權”制約
調研中,記者注意到,在已組織采購的27個省(市)中,共有22個地區采取了單一來源方式,占比達81%。政府采購的核心是鼓勵競爭,為什么這么多地區采取了競爭性不夠充分的單一來源?
對此,采取單一來源的地區,大多在當地政府采購網站上進行了公示;“《新華字典》出版權所屬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其授予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在本地《新華字典》的獨家發行權”則是出現最多的原因。根據《政府采購法》第31條,“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采購的”,可依照本法采用單一來源方式采購。一些政府采購業內人士紛紛指出,對于《新華字典》這種版權和授權固定、規格統一、發行渠道單一的貨物,采取單一來源采購,并無不可,甚或更為合適。事實上,部分地區公開招標采購因有效投標人不足3家而廢標,也印證了這一點。
那么,《新華字典》的出版方——商務印書館能否參與投標?記者了解到,參與字典采購的多為物流公司或圖書批發公司,出版社一般并不介入。在很多省份,省新華書店是商務印書館唯一授權的發行機構。配送渠道穩定、配送或調換及時可靠,還可與其他教材一同配送、降低成本,市場信譽良好,成為新華書店屢屢中標的主要原因。
不過,政府采購天然地鼓勵競爭。某直轄市一位多年從事政府采購工作的實務專家告訴記者,《新華字典》的單一來源采購只是現階段的一種過渡,今后該市將向公開招標傾斜,鼓勵最大限度的競爭。
其實,在一些地區,部分民營圖書公司及郵政局也有《新華字典》的發行權,受訪者普遍擔憂,將免費教科書的供貨交給民營機構,價格上或許有更多優惠,但其風險防御能力較弱,如果民營公司不按合同規定履約,“全省那么多冊字典,誰敢冒這個險?”
“在你打電話采訪之前,我正在催新華書店的人抓緊送貨。”陜西省教育廳財務審計處某負責人表示,該省農村學生《新華字典》采購工作早已落下帷幕,但由于供貨量太大、貨源緊張,分為兩期配送。第一期是今年5月底前,保證畢業班的學生全部使用上字典;第二期為今年秋季開學后,保證分發到所有農村中小學學生手中。據了解,河南省同樣發生了貨源緊張的情況,預計最快今年6月開始發放免費字典。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為趕印這批《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曾對陜西等地的印刷廠進行考察,但由于字典對裝訂網線及膠線的要求十分嚴格,而當地印刷廠的技術相對較差,未簽合同。最終,商務印書館在全國招了30余家書刊印刷廠加緊趕印。即使如此,全國供貨缺口依然巨大,部分省市仍在緊張配送中。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