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府采購迎來發展新契機
天津政府采購迎來發展新契機
——訪天津市財政局紀檢組長趙躍輝
天津市財政局紀檢組長趙躍輝
■ 本報記者 戎素梅 通訊員 張宇航
“采購規模是實現政府采購工作發展的具體體現。”在近日召開的天津市2013年政府采購管理暨集中采購機構工作會議上,該市財政局紀檢組長趙躍輝開門見山地提出這一觀點。
趙躍輝告訴《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在《政府采購法》實施的第2個10年,有必要對過去10年進行回顧總結,正視逐漸凸顯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為深化改革做出加減法。這其中,作為最能體現政府采購工作開展情況的硬指標,采購規模占財政支出比重、占GDP比重,應受到更多關注。
據了解,2012年,天津市完成政府采購預算225.3億元,實際采購金額174.2億元,占全市財政支出的8.2%,占GDP的1.6%。對此,趙躍輝表示,采購規模8.2%的財政支出比重,不僅低于全國10%的平均水平,而且遠低于其他直轄市;1.6%的GDP比重,也低于全國2.4%的平均水平,同樣低于其他直轄市。這表明天津市政府采購工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今后,政府采購將在服務社會民生方面發揮出更顯著的作用。
◆ 民生支出成采購規模增長突破口
仔細對比2012年天津市、浙江省、山東省等地貨物、工程、服務采購額占比情況后,趙躍輝表示,天津市貨物類采購和工程類采購還有很大空間。同時,伴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步伐加快,大項目、好項目建設積累的能量持續釋放,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體系建立,創新驅動和內生增長的能力日益增強,進一步壯大全市財政實力、深化政府采購改革的契機逐漸孕育而成。
這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2013年,天津市一般支出預算安排2461.5億元,比上年實際支出增長16.5%;該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還確定了加快現代服務業、推進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及加快農村“三區”聯動發展等一大批與政府采購密切相關的重點項目。可以說,天津市政府采購迎來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計民生等更廣闊領域的大好時機。
“江蘇省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趙躍輝話鋒一轉,講起了“他山之石”,“聽說江蘇省財政廳的10個業務處室,將2013年預算中屬于公共服務采購的21個項目納入政府采購范疇,預算總額達10億元。這些項目涉及教育、文化、醫療等類別,具體包括免費教科書、扶貧貸款、項目評審及第三方績效評價勞務等。”
而就在不久前,天津市召開全市財政稅務審計工作會議,傳達出明顯的“節政府開支,增民生支出”導向。趙躍輝表示,政府采購工作要擅于借力,適應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將涉及民生的采購作為新的增長點,組織實施好公共文化服務、社會保障等項目。對屬于政府采購監管的工程項目,應嚴格按照政府采購程序實施管理,將其全面納入政府采購管理和統計范圍。
◆ 發揮綠色供應鏈的引導作用
除民生支出占比加重的利好因素外,建立節約型政府,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對發揮政府采購導向作用提出新要求。2012年年底,天津市被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批復同意開展綠色供應鏈試點工作,這為該市綠色采購、可持續采購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實,綠色采購和綠色供應鏈的概念并不一致。綠色采購大多針對通過節能、環境標志認證的產品而言;綠色供應鏈則是對產品的生命周期而言,確保產品在物料獲取、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采訪中,趙躍輝告訴記者,目前,天津市相關部門正以綠色鋼材的鑄造和使用為例,研究制定綠色供應鏈試點實施方案。該方案明確,要建立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制度體系,推行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政策,不斷擴大綠色產品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可以預見,這一政策的實施,將為政府采購的擴面增量提供新鮮血液,也必將為政府采購政策功能的發揮開創更大空間。
◆ 區縣采購向均衡發展邁進
作為最“接地氣”、最有生命力的要素,區縣采購無疑是推動天津市政府采購改革的強大支撐。對于天津市各區縣采購的發展,趙躍輝既肯定成績,也直言問題所在——區縣發展不均衡。
“2012年,采購額占財政支出比例不足1%的區縣有3個,普遍占比為1%-4%。占比最高的區縣達65.6%,最低的區縣僅有0.5%,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仍然較為突出。”趙躍輝說。
為縮小政府采購區域發展不均衡所帶來的差距,最近幾年,天津市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制定了多種行之有效的舉措,如強化區縣政府采購執行力度、完善評審專家庫、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等。各區縣也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專項管理規定和具體操作規程等方式。如塘沽、和平區相繼制定采購計劃管理規定,從源頭規范采購行為;靜海縣建立評審專家管理規定,加快遠郊區縣專家庫建設步伐;河北區則擬定部分通用設備的價格配置標準,充分發揮出政府采購在資產管理方面的職能。此外,各區縣還積極探索擴大采購規模的路徑,或加強工程類采購項目的管理實施,或強化政府采購制度執行,或將采購范圍拓展至鄉鎮,使得區縣采購整體呈現出勃勃生機。
不過,天津政采人同樣看到,由于財力水平、認識水平不一,區縣采購的均衡發展、和諧發展并非一蹴而就,需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這也被確定為該市政府采購今后一段時期內的重要任務。
采訪中,趙躍輝表示,無論是市本級還是各區縣,都應進一步嚴格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避免由專家評審不規范所造成的廢標、流標等現象。“加大評審專家評選力度,擴大選拔范圍,比如目前急需的環保、綠色采購等專家;還要嚴格專家選拔程序,突出能力水平、業績等關鍵因素,強化專家培訓考核,建立專家檔案。”趙躍輝專門提到,一定要圍繞政府采購的難點、弱點、社會關注點開展調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切實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推動政府采購工作不斷前進。
與會者說
●天津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處長栗慶林:
區縣采購均衡發展、和諧發展,是個持續性很強的大工程,不能今年提了明年就算了,也不能只提不做,需要我們多研究、多思考、多創新。
●河北區財政局副局長劉海力:
長期以來,政府采購只是采了就算,采購活動結束之后還應做些什么?我們必須主動地、不停地延伸工作,從思路和方法上尋求突破。
●薊縣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科長李鵬彪:
我們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納入了政府采購范疇。2012年,我們完成了水果基地建設和大棚蔬菜基地建設項目,反響良好。最近在做的低產農田改造項目,涉及很多鄉鎮居民,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2013年天津市政府采購管理暨集中采購機構工作會議現場。
與會者認真聆聽會議發言。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