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服務鏈條 重塑集采職能
天津電子訂單采購模式專題報道(下)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通過市場采集價格和建立全流程評估體系等工作,將服務職能不斷延伸
延伸服務鏈條 重塑集采職能
■ 本報記者 戎素梅
電子訂單采購系統將采購中心從繁瑣而程序化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來,隨著這一系統的成熟,采購中心做些什么?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采購中心”)將目光轉移到市場價格采集、分析及采購后期的服務上。
采價格:確保成交價低于市場平均價
走市場、采價格成為集采機構的日常工作,記者還是頭一回聽說。
《政府采購法》第十七條規定,集中采購機構進行政府采購活動,應當符合采購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格……的要求。對此,采購中心主任陳燕平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市場平均價格應由誰采集計算?由誰公布?產品品種成千上萬,價格是哪個時期的、哪個地域的、哪種環境下的,都有不同,如何計算?”這在目前的實踐中尚無定論,因此,采購中心主動承擔起市場價格采集與計量分析的重任。
政府采購備受質次價高的詬病,電子訂單采購的推出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完全把成交價交給在電子平臺上的市場自由交易決定,顯然不是一條最佳路徑,采購中心決心為自由交易裝上一把“保護傘”——市場平均價。
據介紹,在早期以歷史成交價作為控制價格上限方式的基礎上,采購中心與南開大學經濟學院計量研究所聯合立項,研發出一套價格監控數學模型,通過對全市200多個價格集采點所售產品價格的實時分析、匯總和評估,生成市場監測價格,一方面較好地保證成交價低于市場平均價,一方面則為品牌差異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每天都要跑市場、采價格,做實時的價格監測。”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數量經濟研究所副教授王群勇告訴記者。為消除市場價格采集的隨機性,項目組專門構建了這種價格計量經濟模型,綜合考慮了產品的市場匹配度、市場生命周期、季節性等因素,同時設置了一個干擾項,即誤差項。采集到原始數據后,會剔除干擾項,得出更為合理的價格,包括市場參考價和采購參考價。這比簡單計算市場價格平均值要科學得多,而這也是天津市政府采購價格監測體系的獨特亮點。
王群勇說,在天津的幾大電子產品賣場,有幾百個柜臺,幾乎每天都有市場調研人員前往各個柜臺采集價格。如果簡單計算原始價格的平均值,得出的結論也會高于實際的市場成交價。而借助計量模型、剔除干擾項,可估算出與真正市場平均價較為相近的一個數據。市場價格的波動畢竟有規律可循,一定要充分考慮影響價格的幾大因素。最終,可通過天津市場平均價格、模型參考價格、歷史成交平均價格、出廠價格等4個價格要素評估投標價格的合理性。在采購結果公示期間,系統還將同時公布監測價格,方便各方進行價格比對。另外,系統還會及時將監測價格反饋給采購人,使其更準確地了解項目情況。
重評估:為監管積累原始數據
事實上,記者在采訪中也聽到了這樣的疑問:“單比價格,考慮是否全面?”
“我個人認為,電子類產品的不同品牌間還是存在差異的,雖然我們拿不出明確的證據。只比價格,無法完全體現這種差異。比如一個小小的配件,從材質、功能上看,它確實有差異。”這是某采購人的困惑。而一家廠商的業務經理也向記者傳達了同樣的觀點。
電子產品之間是否存在品牌的差異性?這是個誰也說不清楚的話題。
“現在各大品牌都在說,我的產品跟其他人的不一樣,那么真正的差異有哪些?沒有客觀證據,也沒有人來采集、分析這些數據和信息。我們只有自己去做才知道。”陳燕平表示,電子訂單采購建立起采購全流程評價體系,采購人可在售前、售中、售后對供應商服務情況進行在線評價和記錄,主要包括在線合同簽訂及評價、在線驗收及評價、在線故障報修及評價等。通過統計、分析評價結果及相關數據,可得出品牌是否存在差異、存在哪些差異的明確結論,今后將在投標環節適當予以調整。
采購中心工作人員打開系統,挑選了一項已完成的采購訂單,以驗收服務評價和產品使用中的跟蹤服務評價為例,為記者詳細講解道:
“第一,貨到驗收后,采購人要對供貨商的產品及服務進行評價,計算機、打印機等各項設備的評估條款和指標并不相同。我們所設定的評價指標描述比較詳細,而不是只問一句‘你滿意嗎?’”
“第二,在產品使用中,如果出了問題,采購人可以在線報修。電子訂單采購通過記錄產品序列號及維修編碼,建立了產品健康檔案,供應商在接到報修要求后,需及時響應并處理故障。整個過程,系統都會自動記錄,維修結束后,采購人還可以對供應商服務的響應速度、服務態度、解決質量及效率進行評價。”
無論是與廠商、供應商、采購人反復溝通,確定具體服務條款,還是建立采購全流程評估體系,用陳燕平的話說,“我們給自己找了很多麻煩”。然而,經過數據和信息的長期積累,今后將據此進行各電子類產品品牌的總體統計分析,得出不同品牌之間是否存在差異的結論,長遠看來,意義更為重大。
“我們很看重采購人的評價和打分,這將影響我們今后參與競標。比如在線報修,我們公司配有專門的維修人員,他們的電話都是24小時開機的。收到采購人的報修要求后,會在線指導或上門維修。”天津市筑瑞科技有限公司經理郭建寶表示,該公司一向十分重視政府采購市場,其實采購人也可以向廠商報修,但廠商不如供應商維修起來方便。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這些日積月累的采購數據,解決的不僅僅是類似品牌如何量化等小問題,它還將為監管部門在政策功能、政府采購引導生產和消費等政策決策上起到數據支撐的作用。當然,隨著服務鏈條的不斷延伸,集中采購機構的職能也將得以重塑。
(天津電子訂單采購模式專題報道上篇見本報5月28日一版)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