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新征程 共謀新發展
開啟新征程 共謀新發展
——廣西政府采購“提速、控價、保質”大調研紀實
■ 本報記者 柳青 袁瑞娟 通訊員 陳江濤
5個部門,組成4個廳級領導帶隊的工作小組;
走訪全區125個區直預算單位、75家代理機構、21家供應商、14個地市;
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分層次召開座談會近百次;
提出了6條18個方面改進政府采購工作的建議,得到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
……
從去年9月份開始,圍繞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政府采購的指示精神開展的大調研活動在廣西掀起了一場關于政府采購“提速、控價、保質”的大討論。“這是一場以最真實方式呈現的政府采購大調研,是一次求真務實的大思考。”廣西財政廳紀檢組長蘭麗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說道。
今年,圍繞“提速、控價、保質”,廣西開始了對6條建議的逐條落實。蘭麗萍說,對廣西的政府采購工作而言,從“大調研”到“大落實”,變的只是起點。而這個新的起點,就是邁向政府采購新十年的新征程。
不打無準備之“仗”
“大家都關注調研取得的豐碩成果,其實,調研的過程更值得回味。”廣西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處長黃鋼平告訴記者,去年2月份,廣西財政廳曾向自治區人民政府匯報了廣西政府采購10年發展情況,當時,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速度、價格、質量”問題,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提出由財政廳牽頭開展全區政府采購調研,力求通過調研全面客觀評價政府采購工作,提出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措施,實現政府采購“提速、控價、保質”的目標。
接到任務后,財政廳沒有馬上啟動調研,而是把精力放在了調研方案的設計和研究上。黃鋼平說:“我們不能打無準備之仗。前期的準備工作沒做好,會直接影響做事情的效率,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并最終影響結果。”因此,如何跟監察廳、法制辦、招投標管理局及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實現對接?調研對象是誰?調研的內容有哪些?調研又該以何種方式來進行?每個小組成員如何安排更合理等等,每一個細節他們都反復斟酌,反復跟相關部門溝通,力求提出最完美的方案。從2月份開始,到8月28日最終方案的印發,調研的準備工作花了半年的時間。而調研的事實也證明了,前期工作做好了,就會有高效率和一個好結果。
調研活動從去年9月份正式開始,分自行填報分析階段、實地調研檢查階段、座談聽取意見階段、分析整理階段和報告撰寫及整改階段。
以蘭麗萍、黃鋼平所在的組為例,他們首先在區直單位進行座談,并重點走訪了近20個單位,同時,小組成員分批對協議供貨價格等進行暗訪調查,隨后來到南寧、桂林、賀州、貴港等地調研。按照調研的步驟安排,小組還前往了安徽、湖北、湖南,對外省先進的經驗進行學習。
4個月來,整個調研工作組一直保持著連軸轉的工作狀態,去年4月份剛來到廣西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處的黃高誠也是大調研的成員之一,他形容道:“有一種永遠在路上的感覺。”即便如此,調研組沒有一個人抱怨,也沒有人找理由逃避。
蘭麗萍說:“政府采購工作是一項需要激情的事業。我慶幸的是,在廣西,無論是自治區領導,還是財政廳黨組,以及采購人、代理機構,都在努力為政府采購營造一個好的氛圍。這是我們工作的無窮動力。”
有問題共研究 有亮點齊分享
“真正參與到政府采購大調研中,我才認識到政府采購是一項最需要部門間協作的工作。其中某個部門配合不好,某一個環節出現工作失誤,都會影響整個采購項目的開展和推進。”這是廣西紀檢監察廳一位領導的話,現在每到一個場合,他都不忘宣傳政府采購。
廣西頂佳計算機信息有限公司負責人這樣評價大調研:“這是機關轉作風的體現,也讓我們供應商看到了自治區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購市場秩序的決心。”
廣西公安系統主動提出除一些特殊設備,所有的貨物、服務等均由政府采購……
作為2012年廣西政府采購工作的重中之重,廣西政府采購大調研不僅實現了既定目標,而且還有很多意外的收獲。
政府采購當事人對政府采購工作認知度得到大幅提升是大調研最大的收獲。廣西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副處長朱丹青在政府采購戰線奮斗了6年,她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廣西政府采購工作做得很辛苦,她也有過焦慮和顧忌,但大調研讓她重拾了信心。“我很激動,是因為大調研后,肯定我們工作的不是我們自己,也不僅僅是自治區的領導,還有跟我們工作有交集、有交叉的部門。”
據了解,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承擔的責任和業務最多,但是,對每一項工作他們都堅持做到與相關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有問題共研究,有亮點齊分享,有分歧同協商。這樣下來,說閑話的少了,找自身問題、相互查找對方不足的多了。
以政府采購速度慢為例。大調研之前,一些單位和個人習慣把政府采購與單位自行采購、私人采購相比較,認為政府采購環節多、手續繁瑣、采購速度慢。經過調研,發現原因雖然涉及多方面,但采購人內部冗長的工作程序是主要原因。意識到這點后,很多采購單位都開始把關注點放在了自身的制度建設上。廣西某高校主動找到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要他們幫助查找學校內部哪個地方需要規范,哪個步驟需要加速。
“采購單位在找自身的不足,我們同樣也在找不足。”黃鋼平告訴記者,大調研結束后,廣西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也開始了細節上的進一步完善,“比如,采購計劃審批這塊提速就非常明顯,原來我們在一周之內批復都是允許的,現在要求審批基本不過夜,多晚都要批完才回家。”
當記者問起在溝通過程中是否有過分歧和爭論,黃鋼平毫不猶疑地回答:“肯定有。但理不辨不明,事不晰不清。調研中很多問題和建議就是在爭論中形成的。”
讓每一條建議真正落地生根
今年,廣西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更忙了。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政府采購“提速、控價、保質”大調研的指示精神,他們得繼續發揮好牽頭人的作用,把調研總結提出的對策和建議一一落實到細節上。
“一項好的工作決策、部署就好比一顆種子。只有從枝頭落到地上,才能生根、開花、結果。”蘭麗萍告訴記者,大調研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真正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在黃鋼平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一本工作日志,上面寫滿了大調研建議的具體落實情況,記者隨意找出幾條:近期要制定和完善的制度有限時辦結制度、責任追究制度、供應商管理制度、政府采購合同管理辦法等;評審中心對電子化政府采購管理交易系統方案評估正在進行,6月下旬要對系統進行招標,7月份要進入實施研發階段。
黃鋼平告訴記者,制度建設是今年廣西政府采購工作的重中之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采購管理辦法》今年有望進入立法程序。廣西力圖通過制定該辦法,進一步明確政府采購管理與工程招標管理范圍,進一步明晰財政、招投標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對公共資源交易招標工作的監管職能,理順各方關系,明確各方職責,解決當前政府采購與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中不到位、越位、缺位問題,形成職能明確、分工清晰的工作格局。同時,廣西還將逐步制定和完善相關操作規程。
建設全區統一的電子化政府采購管理交易系統也擺上了工作日程。“時間表已經出來了,今年這個交易系統要上線試運行。”據廣西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副調研員劉海珠介紹,平臺將實現覆蓋全區所有市縣的政府采購項目庫、供應商庫、商品信息庫、采購代理機構庫、評審專家庫的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實現政府采購全流程操作電子化、全過程監控網絡化、全方位協作信息化、全覆蓋上下一體化。同時,將政府采購管理交易系統鏈接到自治區“政務服務及電子監管”系統,實現兩個系統的無縫對接和信息共享,共同監管。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政府采購權力過于集中在自治區本級,導致效率較低的問題,今年廣西將并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的分級管理制度。同時,適當調整集中采購目錄,放寬采購單位對采購代理機構選擇權。此外,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建立完善聯合監管機制、成立政府采購協會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也將推進。
面對如此多的“難題”,蘭麗萍很自信,她說,大調研暴露了廣西政府采購存在的不足,廣西不能等不能拖,必須用改革的手段來積極應對。“有自治區領導的支持、財政廳黨組的信任,有公眾的理解以及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協作,我們就有探索的勇氣。”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