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采購監管部門權利削弱引爭議
羅馬尼亞:采購監管部門權利削弱引爭議
本報訊 為增加公共采購系統靈活性及公共資金,羅馬尼亞政府近日修訂了《政府緊急法令》(GEO 34/2006)中針對公共工程、供應及服務合同授予的條款,然而由于此舉削弱了公共采購監管機構的權利,因此在羅馬尼亞國內引發不小爭議。
據悉,新修訂法案將貨物與服務類采購門檻提升至3萬歐元,工程類采購門檻為10萬歐元。歐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阿林·布夫特亞認為,自主采購門檻的拓寬將大大增加小額合同的授予,促使采購當局在掌控大量公共資金與保持日常采購的靈活性間達到平衡。而羅馬尼亞總統特拉揚·伯塞斯庫在通過法案時表示,提升后的門檻金額仍低于歐盟公共采購指令中對于公共合同門檻價格的規定。
據羅馬尼亞公共政策研究所統計,該國公共采購規模約為170億歐元。新修改的公共采購法案將大大削弱羅馬尼亞公共采購監管局(ANRMAP)的權利。據了解,按照之前法律規定,ANRMAP有權針違反政府緊急法令的公共合同向法院提起訴訟。“不幸的是,新法案生效后ANRMAP將被剝奪行使該權利,事實上,此項權利對其監管至關重要。” 歐華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戴安娜·瑞迪斯表示。
此外,羅馬尼亞投訴解決全國委員會(CNSC)也將因法案修改而受到間接影響。CNSC收到供應商投訴后,將給予有關當局一定時期整改,整改期不得短于CNSC的決策期。但有專家認為隨著自主采購范圍的拓寬,預計CNSC收到的投訴將大幅減少。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