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標過程公開 結果自然心服口服
評標過程公開 結果自然心服口服
——大同供應商現場監督評標側記
■ 本報記者 賈璐
一個200萬元的小標,把全國各地的14家供應商都吸引到了大同這個塞外老城。
“從采購金額說,這個標確實算不上個大標。真正吸引我們從山東大老遠跑過來的原因是:聽說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做的特別公開公平,只要產品質量好價格低,就有機會中標。”參與這次投標的一名供應商告訴記者。
“特別公開公平”體現在哪里?記者跟著這名投標供應商,全程體驗了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的招標過程。記者發現,在大同,每項商務評分都由供應商現場確認簽字后方可生效。
對此同樣驚訝的是上海上豐集團有限公司區域經理馮萬平。“我們在別的地方也投過標,但像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這樣做的,還是頭一次見。”他告訴記者,在別的地方投標,他們都是去采購中心,把投標文件一遞,就沒什么事了。但是在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遞送投標文件后,會被告知“在這里等一會,待會會叫到你”。
叫到上海上豐的時候,馮萬平作為公司代表進入了評標室。原來,評標委員會的專家們正要開始對上海上豐投標文件的商務部分進行打分,請馮萬平現場監督、解說、并最終簽字確認。“當時有個關于‘生產規模’的證明文件,專家們本來認為不夠明晰,我現場解說之后,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我們商務部分的得分就這樣定了。”這是馮萬平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
在全部投標文件商務部分的分數打完、每個供應商都分別簽字確認后,評標委員會將把所有供應商叫到評標室,統一公布各家供應商的成績。“連評標過程都公開,我們供應商對這樣評出來的結果真是心服口服。”馮萬平說。
據記者觀察,各家供應商現場確認商務評分的時間長短不一,快的兩三分鐘就確認好了,慢的需要十多分鐘。對于因這一環節而延長評標時間供應商是否有意見?“我們當然沒意見,別的地方招標活動常常中午就結束了,大同這邊有時候會評到晚上12點多。但我們覺得他們做事這么慎重、細致,更能保護我們供應商的利益!”一位在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投過標的供應商說。
據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林志平介紹,供應商現場監督評標的做法始于2007年。業內的共識是,技術部分的評分中,主觀裁量權較小,不容易引發異議;而在商務部分的評分中,資質是不是符合,給多少分合適,都由專家主觀裁量,很容易引發供應商的不理解、不認可。“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決定所有采取綜合評分法的招標項目,都請供應商現場簽字確認商務評分。”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招標科科長薛夠虎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這么幾年做下來,大同市政府采購中心沒再碰到任何一例針對商務分數的質疑投訴。“讓供應商現場確認分數,就后顧無憂了。一旦遇到質疑投訴及其引起的重新招標,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林志平說:“而且也能有效保障各方采購當事人的利益。”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