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劃分實現公共資源交易體系規范發展
聚焦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建設·爭鳴
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劃分實現公共資源交易體系規范發展
■ 黃民錦
構筑公共資源交易統一平臺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重要舉措。此項改革是在現有法律法規、行政主管部門未作大的調整背景下和既有的條件下進行的,改革不可避免會觸及利益的再調整、再分配。因此,必須圍繞“統一”和“規范”這一主要內容以及需要整合的范圍、方式、步驟、整合建成后各部門對平臺中的交易行為和交易后的履約行為監管方式、手段等方面和不同環節,以系統化的思維、戰略性的選擇、科學的理論和績效管理的方法來指導,突破傳統思維、觀念的束縛和體制性障礙,正確理解公共資源統一交易體系建設的主體性、規制性和創新性,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公共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劃分,有效整合現有招投標市場資源,實行科學管理、依法規范,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規范的公共資源市場體系,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新突破。
明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職能內涵及職責定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一頭連著政府,一頭牽著市場,這就涉及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中主體性如何定位問題。公共資源的交易主體是指從事交易的人員及其組織能夠利用一定制度規則、資源及環境,在交易活動中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按照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劃分的要求,確立公共資源的職能內涵定位于規范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及服務水準的得升。服務是整合交易資源的一個重要杠桿,其本質是以人為本,服務群眾。因此,要把提供優質服務作為公共資源交易職能內涵,將服務的理念、手段、方式、模式根植于平臺之中。樹立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提供公開透明、高效便民的服務,將公共資源交易由管理審批型向服務型轉變。
著重加強統籌協調,明確責任分工,確保權責一致。目前,公共資源交易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權力過分集中,主要表現為行政監管部門和所屬行業交易市場管辦不分,同體監督,從而引發政府職能錯位、監管失位。必須遵循職能分離、職責分明的原則,堅持政府主導、管辦分離、集中交易、規范運行、部門監管、行政監察的運作模式,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職責明確為不以盈利為目的,為交易各方辦理相關手續,提供相應服務,協調相關部門依法實施監督的綜合性交易服務平臺,實行管辦分離,管辦脫鉤、政事分開,各行政監管部門轉變為“管政策、管規則、管監督”等公共資源管理方面?;谝陨险J識,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職責定位是服務而不是監管。遵循嚴守受托責任原則,它是考察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服務團隊能力和是否誠信忠誠的標桿。在分散交易的體制原則下,各中介機構因受托責任缺失,導致公共資源交易主體、市場發生不誠信行為。監管部門和主管部門在考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制度設計時應強化受托責任,加大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從業人員違反受托義務后的處罰力度,嚴厲懲治不履行受托責任行為,增加其違反成本。
確保服務效率提高和社會經濟效益的顯著增加。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目標和落腳點在于提高辦事效率,提高服務效能,提高公眾的認同度和滿意度。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必須以提高工作服務效率為核心目標,要把不同交易事項帶有規律性、普遍性的操作流程抽象化、程序化、標準化,以發揮其規模化、專業化的優勢,從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減少時間、人力、成本耗費,達到社會、經濟、政治各個方面效益的顯著增加。
努力實現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制度設計及工作目標。一是標準化。公共資源要素的整合,不僅要實現形式上的統一,而且要實現實質上的統一,要對交易事項的研究、分析、對比,尋求差異點、共同點的基礎上加強技術和業務的對接溝通,逐個項目、環節制定基礎性標準規范、操作辦理規范標準、審核審批規范標準,實現統一受理、審查、審批和辦理,努力實現機構管理、服務技術、考核等交易要素的標準化,對公共資源提供的場所、服務設施、人員組成、人員素質、服務禮儀、部門和項目進駐、各行政監管部門對窗口授權,政務公開、服務監督、考核以及考核結果的運用要實行全程規范,以減少、審核、審批、監管不一致帶來的時間、人力、財力、物力的損失。
二是集成化。將不同部門、行業、不同交易項目集中在一起,在統一的監管體制、模式下,以政府行政資源“集成”為主導,以為交易各方提供便捷高效的無縫隙服務為目標,以交易場所(平臺)為物理載體,以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為中心,以信息管理系統為依據,整合現有各種資源、社會服務資源,將交易服務、電子資料檔案前移,實現集成服務、集成績效、集成監管、集成檔案,實施組織管理集成、行政事務集成和信息資源集成,從而實現不同交易主體,管理主體服務平臺的連接與融合,形成上下聯動、層次清晰、覆蓋城鄉的公共資源交易系統集成,以實現“服務質量標準化、服務方式規范化、服務集成化、過程程序化”目標。集成化另一重要內容和制度安排就是要整體聯動,上、下協調,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配套聯動。以有效解決“你進我不進,下進上不進”的問題。
三是智能化。即以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及服務方式的創新,實現業務辦理從“面對面”到“鍵對鍵”的跨越,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統一建設公共資源交易業務操作平臺、業務數據交換匯總平臺和與各行政監管部門聯網平臺、實施交易平臺的事前、事中、事后實時在線監管,從而實現對交易項目審核審批、交易過程、交易結果、投訴處理等交易全過程的智能型管理。
力求在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重點、難點、熱點、亮點上有所突破。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工作重點在于整合現有各種資源交易項目及交易場所(中心)等各種交易要素,難點是對權力的規范和制約,熱點在招投標領域,亮點在于體制、機制創新,即規制性和創新性。
構建公共資源交易統一監管體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和戰略支撐點,制度改革的設計者必須要有全局視野和大局觀念,突破部門利益的“雷區”,善于運用法律、經濟手段管理市場交易行為,釋放市場活力,各相關行政監管部門不能只關注于權力失去了多少,制造跨部門間的運行障礙,而應從全局出發,主動對接,提前謀劃、提前服務,相互協同、服務于統一和規范公共資源交易這個全局工作。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構建如何實現創新?要以機制體制、方式方法的創新為主體,以全面履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職能為載體,大膽創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的思路,做法和工作機制,豐富公共資源交易行為的實現形式。一方面,要不斷推動公共資源體制組織領導、理論研究、考核評價、成果轉化與傳播等方面的機制與制度創新;另一方面,要通過積極開展“創建創新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創建學習型隊伍”等活動,不斷加強體制機制建設與創新??朔壳耙恍┑貐^在組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將不同部門管理的交易(采購中心)簡單移植的做法,將職能整合,服務理念的提升作為統一公共資源工作的重點和出發點,實現可持續性改進,并形成體制、機制和制度方面的架構性安排。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