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春天的步伐——遼寧省政府采購工作簡政放權紀實
邁向春天的步伐
——遼寧省政府采購工作簡政放權紀實
■ 本報記者 邊琛瑤
一場雪將沈陽這座東北城市裝點得風光旖旎。雪地上一串串通向遠方的腳印,讓人對未來充滿無限遐想。
這個冬季,遼寧省政府采購工作也如同雪地上的腳印,踏出了清晰而堅實的軌跡。該管的管好,該放的放開,監管和執行各司其職。簡政放權,使政府采購工作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充分發揮集采機構職能
在今年的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議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改革監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成為政府采購制度改革面臨的新任務。
讓集采機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成為監管力量的延伸——新形勢下,遼寧的點子讓人耳目一新。在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以及大連市政府采購服務中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省本級政府采購集中交易監管平臺,使這個創新性的想法落地生根。
據了解,該交易平臺致力于將省級政府采購相關部門納入其中集中辦公,打造一個政府采購領域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并規定省本級項目金額超過100萬的政府采購活動須進場交易。據遼寧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以下簡稱“采購處”)處長孫中才介紹,省財政廳在政府采購領域的監管人手有限,面對數量眾多的省級政府采購項目,薄弱的監管力量之下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比如,雖然制定了統一的招標文件,但各代理機構在執行時也有可能采用不同的標準。“交易平臺的建立,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把規則這把大尺擺放在每個代理機構面前,當紙面的規定和操作的規范統一起來時,政府采購工作才能真正做到高效、透明。”
充分發揮集采機構的職能,還能鼓勵社會代理機構做大做強。孫中才介紹,在遼寧省的新理念中,代理機構能做的事情,集采中心就不應再插手。釋放采購中心的政府采購項目給社會代理機構去做,不僅為社會代理機構提供了商機和效益,還能在此過程中形成市場的競爭激勵機制,通過培訓、考核、項目指標等條件優勝劣汰。遼寧省政府采購工作的簡政放權,其意義就在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遼寧省充分發揮采購中心職能的設想源于我國政府采購的現狀。孫中才談道,在我國的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具有很大的自主權,很多時候都習慣自己買東西自己說了算,喜歡哪個買哪個,不去作比較。相比之下,供應商處于弱勢地位,想要取得項目資格,就可能要在私下做一些小動作,提供一些“好處”以打通“關節”。當這種行為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政府采購形式就會形同虛設,變成一種合同工具。因此,要想使政府采購得到充分競爭,必須形成強有力的監管機制,并予以落實。“回顧遼寧省10年政采之路,各級集采機構確實發揮了不少積極作用。而鑒于實際情況和設想還有差距,如何調整各部門職能、更好地發展政府采購事業,是我省一直深思和不斷改進以期實現的目標。”孫中才表示。
還權于采購人
采購人根據財政授權支付,是遼寧省政府采購工作簡政放權的另一項舉措。
據孫中才介紹,采購處依托遼寧省政府采購管理信息平臺,將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系統與預算執行管理系統和政府采購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對接,實現了省本級政府采購從預算指標管理、采購手續辦理到資金支付的全程一體化管理。在新的管理模式下,用款單位可以按照網上自動設定的政府采購資金使用方向和額度自行辦理撥付。“還權于采購人,不僅簡化了政府職能,化解了財政部門資金撥付風險,更增強了采購人的責任意識,使預算單位違規轉款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孫中才說。
“還權于采購人”的實現依托于政府采購資金一體化管理模式,而電子化信息系統是支撐管理模式運行的內在動力。通過對接的信息系統,預算單位不必再攜帶各種手續奔波于財政各部門之間,而只需要在電腦上簡單操作即可全程辦理政府采購資金支付的相關業務,極大地方便了預算單位用款,保證了資金使用效率。另外,由于政府采購從項目申報、合同簽訂、履約驗收到申請用款、批復用款計劃、辦理撥款實行全過程網絡化管理,用款單位可以隨時上網了解采購資金支付辦理的進展情況,充分體現了政府采購管理的公開和透明。
還權于采購人,使財政部門從為預算單位撥付資金的會計變身成定制政府采購資金管理規則的監督者。通過電子化信息系統監控政府采購資金支付行為,財政部門能夠遠程掌握采購項目執行進度和資金節余情況,切實保障了資金的規范運行,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使財政監管職能得到了有效發揮。
扶植行業協會做強做大
今年,遼寧省財政廳成了省政府采購協會新的“管理員”,這是與采購中心協商并經省民政廳審核批準的最終結果。
遼寧省政府采購協會建于2007年,成立之初由省政府采購中心負責管理。盡管自成立以來舉辦了一些行業活動,但由于主管的采購中心職能所限,協會并沒有充分發揮作用。而現在,“易主”的協會被賦予了相應的行業管理職能,為其在政府采購工作中增添了新的“戲份”,成為更加重要的角色,這是遼寧省簡政放權的戲本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財政部門就好比引路人,把協會引到規范的政府采購道路上,并助其將道路拓寬,不但能熟練掌握相應業務,而且能勝任更多的政府職能。這樣即使明年統一收歸民政部門主管,協會也能真正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孫中才介紹,未來的協會將成為社會代理機構的集合體,在它的組織下,各代理機構將以競爭的方式實現自律自強。同時,協會也將成為政采信息、制度政策、觀點辦法的集散地,及時將最新消息傳遞給協會成員,并成為采購人、代理機構、集采機構、供應商、評審專家、監管部門等政府采購當事人之間的橋梁,起到暢通溝通渠道的作用。另外,財政部門還要充分利用協會這個平臺加大培訓力度,通過其廣泛的視角和豐富的經驗提高政府采購各方當事人的業務水平。
“扶植行業協會做強做大,不僅是為了讓它在當下立足,更是出于對其長遠目標的考慮。”孫中才介紹說,遼寧省通過加強對協會的規范,意在培養自律、自立的優秀代理機構,強化市場主體的社會公德意識,弘揚積極向上的采購文化,使其在GPA談判中成為能與國際接軌的合格主角。
除此之外,采購處踐行簡政放權還體現在許多方面:精簡行政審批,下放審批職能;為解決政府采購長期以來“重招標、輕履約”的問題,通過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入第三方履約驗收機制……
有所不為而后可以有為,通過這場簡政放權的清爽冬雪,遼寧省政府采購監管部門的改革軌跡日漸明朗——嚴謹制度,落實監管,必將帶動全省政府采購工作走向明媚的春天。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