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康:預算公開需做好兩法銜接
本報訊 記者孫善臣報道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日前在兩會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目前的預算公開工作已有較大進展,但依然存在一定困難,其中,《預算法》與《保密法》兩法的銜接問題亟待解決。
在今年的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要加快實行財政預算公開,讓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錢,辦了什么事。這使得財政預算公開再度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近些年,從中央到地方均為積極推進預算公開而努力。2010年,中央部門預算首次實現向社會公開,全年共有74個中央部門亮出賬本,并向社會公開了部門預算收支總表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
對此,賈康認為,74個中央部門向社會公開賬本,讓公眾看到了有關部門對預算公開的努力,這是一種進步。他說:“要想對預算公開有一個完整的理解與認識,需把預算公開放置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戰略高度來把握。財政預算公開是發展的大方向,社會各界都對此高度關注。”
“在預算公開方面,我們每年都能看到一些進展,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如《預算法》怎么修訂?《預算法》與《保密法》之間如何銜接?那些不清晰的內容是否一定屬于需要保密的數據?”賈康認為,這些模糊地帶都應該劃分清楚,因此,兩法銜接的問題亟待解決。
另外,賈康指出,少數地方的政府部門負責人領導可能在公開預算的問題上仍存在一些顧慮,認為一旦預算公開了,公眾都盯著,日子會不好過。賈康認為,地方管理層的顧慮應該適當地消除。
“從中央到地方,財政預算公開是大勢所趨,接下來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公開的力度,細化和擴大公共范疇。”賈康向記者表示,看到目前財政預算公開所取得的成績,我們首先要肯定這樣的進展及其每年的進步。同時,更應該建設性地提出關于如何合理地應對預算公開面臨的困難和顧慮方面的建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