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網站新規”里的10條干貨
“政府網站新規”里的10條干貨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馬曉成 劉景洋)1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直指一些政府網站存在內容更新不及時、信息發布不準確、意見建議不回應等問題。我們梳理了10條干貨,帶你看看“政府網站新規”里都說了什么。
【干貨一:長期不更新的欄目要關閉】
健全政府網站信息內容更新的保障機制,提高發布時效,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內容更新情況進行監測,對于內容更新沒有保障的欄目要及時歸并或關閉。
【干貨二:遇大事兒要第一時間發聲】
涉及本地區、本部門的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事件,要依法按程序在第一時間通過政府網站發布信息,公布客觀事實,并根據事件發展和工作進展及時發布動態信息,表明政府態度。
【干貨三:當好老百姓的政策翻譯】
政府研究制定重大政策時,要同步做好網絡政策解讀方案。涉及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等政策出臺時,在政府網站同步推出由政策制定參與者、專業機構、專家學者撰寫的解讀評論文章或開展的訪談等,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讀政策。
【干貨四:民意“直通車”7日見回復】
各地區、各部門要通過政府網站開展在線訪談、意見征集、網上調查等,加強與公眾的互動交流,廣泛傾聽公眾意見建議,接受社會的批評監督,搭建政府與公眾交流的“直通車”。收到網民意見建議后,要進行綜合研判,對其中有價值、有意義的應在7個工作日內反饋處理意見,情況復雜的可延長至15個工作日,無法辦理的應予以解釋說明。
【干貨五:多終端、多渠道,借力新技術提升傳播能力】
政府網站要提供面向主要社交媒體的信息分享服務,加強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應用服務,積極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術新應用傳播政府網站內容,方便公眾及時獲取政府信息。有條件的政府網站可發揮優勢,開展研討交流、推廣政府網站品牌等活動。
【干貨六:各級政府網站要聯手“集群”】
各級政府網站之間要加強協同聯動,發揮政府網站集群效應。國務院發布對全局工作有指導意義、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政策信息時,各級政府網站應及時轉載、鏈接;發布某個行業或地區的政策信息時,涉及到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網站應及時轉載、鏈接。
【干貨七:聯手媒體提高政府信息影響力】
加強政府網站與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合作,增進政府網站同新聞網站以及有新聞資質的商業網站等的協同,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信息的影響力,將政府聲音及時準確傳遞給公眾。同時,政府網站也可選用傳統媒體和其他網站的重要信息、觀點,豐富網站內容。
【干貨八:辦公廳(室)專人負責網站信息】
各地區、各部門辦公廳(室)要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一位負責人主持協調機制,每周定期研究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發布誰負責”,根據職責分工,向有關方面安排落實信息提供任務。辦公廳(室)政府信息公開或其他專門工作機構承擔日常具體協調工作。
【干貨九:要把握分寸又要防止泄密】
職能部門要根據不同內容性質分級分類處理,選擇信息發布途徑和方式,把握好信息內容的基調、傾向、角度,突出重點,放大亮點,謹慎掌握敏感問題的分寸。要明確信息內容提供的責任,嚴格采集、審核、報送、復制、傳遞等環節程序,做好信息公開前的保密審查工作,防止失泄密問題。
【干貨十:政府網站不合格,負責人要問責】
對考核評估合格且社會評價優秀的政府網站,給予相關單位和人員表揚,推廣先進經驗。對于不合格的,通報相關主管主辦部門和單位,要求限期整改,對分管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進行問責和約談。完善專業機構、媒體、公眾相結合的社會評價機制,對政府網站開展社會評價和監督,評價過程和結果向社會公開。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