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政府采購構建大數據服務大民生
福田政府采購構建大數據服務大民生
各方代表在開放日感受招標搖號機。
“今年全區有十多所學校改擴建,我們一直擔心學校九月開學前難以完工。但是政府采購環節全面提速,程序上串聯變并聯,采購規模上單項采購變集成采購,大大提高了效率,孩子們按時入學走進新校園。”南園街道多位家長在校園通網上發帖稱贊福田政府采購“加速度”。
為實現“打造高品質綜合環境、建設一流國際化中心城區”的總體目標,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全面落實政府采購機制改革工作成果,促進采購管理職能創新轉型,推出多項改革措施,提高政府采購效率和監督力度。2015年,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繼續優化前端采購流程,實現政府采購提速提效,重點推進后端履約監管,以強化政府采購工作全過程管理,進一步實現效益和效率并重。
以信息公開為抓手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將權力暴露在陽光下,維護政府采購的公平公正。“我們對最后中標的結果提出以下幾點質疑……”某信息公司因為落標而將質疑函提交到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針對供應商的質疑,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將質疑文件和質疑回復有關信息公開到福田區政府采購網站上,曬在太陽下。
深圳市人大代表周明明表示,福田區對涉及政府采購中的質疑進行公開,既是對提出質疑供應商的約束監督,以此降低無效或惡意的質疑,減少行政資源的無謂消耗,也是對采購人依法采購的考驗,全社會的監督有利于雙方的自我約束,凈化市場環境,推動政府采購誠信體系建設。
公開是公平和公正的前提。在改版后的福田區政府采購網上,采購需求、采購文件、采購合同等內容都有專門欄目公示。其中,對質疑處理、合同變更、驗收及售后考核的公示屬于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在信息公開方面的新突破。潛在供應商和社會公眾對采購人提交的采購需求、采購中心發布的招標文件,均可提出異議,采購人及采購中心的答復也在網上公示;開通“福田政府采購”微信公眾訂閱號,打造移動互聯網“指尖上的辦公”,采購人、供應商和社會公眾能實時了解最新招標采購動態。這一系列舉措讓政府采購工作直接面對社會各界,把可能存在的傾向性、歧視性、排他性的需求條款提前在“陽光”下“曝曬”,既是“預防”,更是“消毒”,從源頭開始就引入社會的監督力量。
以履約監管為重點
“為什么項目招標已經結束,但是工程卻遲遲未動工?”2014年,由區紀委牽頭、各部門配合開展了“完善福田區政府采購機制”改革事項,福田區政府采購機制改革行動小組通過調研和分析,發現政府采購存在“重招標采購、輕履約驗收”等深層次問題,政府采購合同履約“亂象”不少。為解決這一問題,福田區財政局與政府采購中心制定了《福田區政府采購合同履約監督管理辦法》。2015年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秉承“馬上就辦”的精神,成功開發與之相配的監督系統,對采購領域內“闖紅燈” 現象從事后追查轉移到事前預防和事中檢測。
福田區政府采購履約監督管理信息系統上線后,政府采購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均會被“抓拍”。福田區為政府采購工作裝上“攝像頭”,遵循區紀委把信息公開作為監管主要手段的要求,讓各方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發揮“眼睛”監視功能。通過監管系統,將政府采購合同的變更、驗收報告、履約抽檢結果等信息,均在網上公示,把“陽光采購”延伸至政府采購的終端。福田區政府采購社會監督員廣東深君聯律師事務所的經律師表示,一些供應商采取低價中標攬標,導致后續履約難。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加強對履約的監管,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切實有效的監督措施,提高合同違約成本。
福田區履約監管采取“線上線下結合”工作模式,建立“系統+個案”的監管體系。同時,合同履約管理部門開展采購合同履約抽檢工作,引入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等3家第三方機構,為項目的現場抽檢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并邀請社會監督員現場監督,截至今年9月底,共抽檢貨物、服務類24個項目,進一步促使采購單位及供應商重視誠信履約、及時履約、保質履約。
以數據監控為保障
“這家公司為什么經常中標,而且每次采購這一類型物品時都有同樣的幾家公司在進行投標。”系統顯示的數據引起了區政府采購中心工作人員的注意。一個數字往往只能代表個體,難以體現總體的情況。但是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整合和分析,就能夠發現數字背后存在的問題。福田區政府采購履約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就擁有這樣的用數據“說話”的能力。
點開系統,通過統計分析功能,涉及采購過程主要節點的數據都能夠被抓取整合,從橫向和縱向進行比較。系統可以從供應商、采購人、評審專家等多個維度進行項目統計,對涉及項目的質疑、投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情況進行篩選。除此之外系統還能夠對采購單位的采購效果用數據進行評估,采購單位今年完成了多少個項目,完成的情況如何,都能夠在系統的效益評估菜單中查詢。福田區城管局采購人代表鄧山城表示,以前的采購數據呈碎片化零散化狀態,現在有了新系統后,所需要的信息都能夠一鍵搜索,并且還能夠通過OFFICE軟件直接導出結果,這對提高我們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福田區采用“互聯網+政府采購”模式,構建起一個安全、高效的政府采購“大數據”。該平臺具備信息匯集、發布反饋、動態監督等功能,實現了采購流程規范化、智能化和網絡化。而隨著福田區采購履約監督管理信息系統今年10月投入運行,政府采購的監督管理從事后監控轉向了事前監控,從結果監控轉向過程監控。據了解,系統實現了數據共享、信息互通,構建福田采購“大數據”,對規范政府采購、加強廉政建設、促進社會誠信將發揮積極作用。
以業務創新為載體
為規范采購人行為,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一直重視可量化標準設置,制定采購文件和合同標準范本,今年,成立專項小組,走訪教育、衛生、城管、建工和公安等采購大戶,收集采購單位的意見和實際需求,分類制定一級模板和二級模板。在評分標準中,對技術標準進行科學分類和細化,綜合考量采購項目“共性”和“個性”分配比例,最大限度地減少專家評審的自由裁量權,標準化評分條款約80%,預留采購人個性化需求約20%,實現客觀公正與“物有所值”的目標,同時提高采購效率。
政府采購必須適應民生改革的新情況,服務大民生。根據福田區政府安排,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簡稱PPP項目)采購是福田區政府采購中心開展的一項重點創新業務。目前已有福田街道“桐林廣場與梅京社區養老服務經營權轉讓項目”、區教育局“天御香山幼兒園和一冶廣場幼兒園經營權轉讓項目”等3個PPP項目在福田區采購平臺完成招標工作,為福田區后續PPP項目實施招投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福田區財政局和采購中心制定了《福田區政府采購評標定標分離操作規程》,在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的政府采購項目中全面推行評定分離,先由評審委員會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并推薦候選中標供應商,再由采購人根據評委會的評審和推薦結果確定中標供應商。福田區城管局“深南路、濱河路、北環路(含綠化)清掃保潔服務采購”就是采用了“評定分離”采購方式,由專家通過綜合評分法推薦得分排名前5家供應商,再通過抽簽方式產生3家中標人,采購人和供應商對中標結果均滿意,沒有出現質疑投訴情況,真正做到公正評標、陽光定標。
撰文:吳治聰 李輝球 劉偉超 文/圖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