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全面實施政府采購最高限價機制
廣東惠州全面實施政府采購最高限價機制
本報訊 記者張建軍、通訊員劉 君報道:千元一個U盤、1萬多元一個感應水閥、10多萬元1臺復印機、1000多萬元一盞大樓吊燈……買蘿卜非要花上人參價的“任性”采購時常被民眾詬病。如何“擰干”政府采購中的水分?去年7月起,廣東省惠州市率先全面實施政府采購最高限價機制,僅2015年采購3786臺計算機一項,就節約資金約5.6%。
惠州市發改局局長胡建斌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為進一步推進陽光采購工作,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惠州市于2014年11月起,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政府采購限價機制,先由市監察、發改、經信、財政、審計、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多個部門試運行,總結經驗后于去年7月1日在全市市直單位正式實施。目前,已有187個市直單位注冊使用。注冊單位在采購時,必須上網查詢其最高限價作為采購的上限價格。
“我們的‘限價’是以市場平均價作為限價標準,該機制由市發改局牽頭、市監察局、財政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同參與,通過采集各地政府采購成交記錄以及相關商品在各類市場的銷售價格信息,計算市場平均價,作為政府采購產品的最高限價,確保政府采購產品價格不高于市場平均價。”惠州市財政局監管科科長黃輝美向《經濟日報》記者介紹說,采購部門在申報某款產品的采購預算時,必須同時上報惠州市政府采購價格信息網上查詢到的該款產品的最高限價,如果上報預算的價格高于最高限價,該采購的預算將不會被批準。
目前,惠州建成了“惠州市政府采購價格信息網絡平臺”,該網絡平臺主要收集、匯總和分析產品價格信息,并對外公布采購產品最高限價,為采購單位進行采購時提供價格依據。目前,該限價網絡平臺收集了28類共1.1萬個政府采購的商品,涵蓋了政府采購常見的品目和品牌。
“以前采購總額30萬元以下一定數量的電腦,就由采購單位找幾個供應商報價,根據報價去財政局申請預算,獲得批復后,就進行采購。確定預算價格的主要依據是供應商的報價,容易引發故意報高價、吃回扣、串通報價等問題。”惠州市經信局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張迪說,單個采購的金額雖然不大,但是積少成多,全市采購金額加在一起就是個大數字。例如,要采購一批電腦,代理商報價6424元/臺,惠州限價機制網絡平臺提供的采購最高限價為5465元/臺,最終成交價為5355元/臺,比代理商報價節約16.6%以上。
胡建斌說,實施該限價機制進一步推進了政府采購領域公開、公平、公正,保障政府采購的價格更加合理,杜絕價格虛高的現象,從而節約財政資金,加強政府采購工作的廉政建設。目前,惠州正進一步拓寬政府采購限價工作領域,為車改辦和采購單位采購公務用車開展限價認定工作。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