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億元建平臺送文化下鄉
◎ 本報記者 梁爽
近日,由文化部、財政部主辦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覽》開幕。據文化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工程已基本實現縣縣建有支中心和村村通的目標,數字資源總量達到105.28TB,累計服務超過8.9億人次。
記者從文化部教科文司了解到,從2007年至2009年,相關部門共投入26億元,2010年投入約5億元財政資金轉移支付到地方采購單位,用于購置相關設備、搭建信息化平臺,把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送下鄉。
政府采購助一臂之力
盡管地處祖國最南端,但海南省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并沒有落在兄弟省市之后。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基礎上,海南省海口市開辦了電子農務網,培育電子農民,發展電子農業,建設電子農村,推動海南三農信息化建設。電子農務網有新聞、超市、評論、團購、論壇等20多個專題。
電子農務網自今年7月1日升級后,日點擊量飆升到現在的290萬。“今后我們會將硬軟件雙輪驅動。“十二五”期間要將電子農務網辦成海南農民值得信賴的學習平臺和信息平臺。”海口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局長如是說。
目前,海南省五指山市的7個鄉鎮、59個行政村全部設立了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提供電子圖書閱覽服務。相關部門還通過政府采購購置了2萬多冊理論、農業、科技等各類書籍,以充實當地的農家書屋、鄉鎮文化站、村閱讀室和社區圖書室。
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省各縣市區日前簽訂了《福建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責任書》。2011年6月底前,福建各縣市區政府將完成本地文化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鄉鎮、村三級基層服務網絡建設。
“只有通過政府財政資金扶持、政府采購方式購買,才能確保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順利推進,讓廣大農民用點播的方式享受到文化信息共享的知識。”多位政府采購工作人員吐露心聲。
企業量體裁衣農村需求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不僅得到了各地政府采購執行機構的大力支持,而且工程中的相關采購需求引起了眾多供應商的關注。
以農業大省河南為例,在今年河南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PC采購項目中,方正科技從眾多投標者中脫穎而出,旗下3000多臺君逸M580電腦應用在河南省6個地市幾十個縣的基層各行政村的文化共享站點的建設中。
據介紹,由方正君逸M580搭建的硬件系統平臺的最大特點是易于管理。其機箱頂部設計了專門的資產管理標簽粘貼位置,使得所有計算機整齊劃一,便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電腦清洗問題常常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君逸M580前部板防塵罩的人性化設計,大大減少了進入主機箱內部的灰塵,延長了清洗周期和電腦壽命,確保硬件系統的穩定運行。
要實現文化共享項目建設的最終目標,不僅需要優質的硬件配備,而且需要全方位的服務。拿河南省來說,各基層行政村技術人員稀缺,技術力量薄弱,地點散布,用戶多電腦少等特殊問題給方正科技客服帶來了很大挑戰。為了能及時把信息化終端送到每一個基層,方正科技成立了專門的配送隊伍。依靠其完備的配送體系,現已將3000多臺電腦送到了一個個行政村,并幫助工作人員安裝調試,確保其正常運行。
【相關鏈接】
文化共享工程是指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將中華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通過工程網絡體系,以互聯網、衛星、移動存儲、鏡像、光盤、有線電視/數字電視網等方式,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建共享。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自建合建各級中心和基層服務點超過61.4萬個。文化共享工程資源建設總量達到69TB。28個省級分中心已接入電子政務外網,日均資源傳輸量最高可達到100GB,實現了大量音視頻資源的傳輸下載。文化共享工程系統現擁有專兼職工作人員54萬人,活躍在資源建設、技術保障、開展服務等各項工作中。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