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會議或暗示將加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日前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1年第二季度例會強調,當前通脹壓力仍處在高位,要貫徹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分析人士認為,從這次會議所傳遞出的信息顯示,未來通脹走勢不容樂觀,短期內政策難見轉向,央行7月有可能繼續加息。
與之前幾次例會相比,此次會議提出政策的穩定性,并將這一要求放在首位。這很可能意味著下半年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會有所調整,表現在存款準備金率使用的頻率降低,價格型工具發揮相對重要的作用。
例會強調,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動性,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總量。要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特別是對“三農”、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要繼續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
經濟之聲特約觀察員、銀河期貨研究中心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就這個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主持人:這一次央行貨幣委員會強調的核心是要把握好貨幣政策的節奏和力度,穩定當先。您認為未來的貨幣政策會不會更加趨于謹慎?
付鵬:我認為“謹慎”這個詞可能不是很妥當。上半年央行強調的是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效性主要是指針對通脹的有效性。但此次央行的微調強調的是貨幣政策的穩定性,說明上半年的有效性已經做到了。目前來講,如果CPI沒有下滑跡象的話,央行還會維持當前的政策,但是會進入觀察期,也就是說未來加息或者調整的概率會降到很低的水平。
主持人:當前貨幣政策是否過度收緊這個見仁見智,但是在當前抑通脹、穩增長成為兩大著力點的背景下,怎樣來避免特定領域的經濟運行趨冷,成為政策觀察期面臨的課題。這次理會央行指出要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總量,這個怎么理解這句話?
付鵬:目前來講,還是強調貨幣政策不可能進行一定的寬松,但可能會做一定的調整。
主持人:局部調整,但是總量不會放松。有評論認為,“相對緊縮,定向寬松”的宏觀思路正在形成,這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也強調要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此前有專家表示,一旦匯率達到均衡水平,如果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允許人民幣升值到市場確定的某個水平,則有助于卡住來自外匯炒客的資本流入,同時又能控制貿易順。這個觀點您是否認同?
付鵬:對,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最重要的就是以市場的供需為基礎。人民幣上浮到某種有效的水平,指的就是能真正的在國際收支的經常項目下實現一種相對性的平衡,這樣會有助于降低對外來資本的吸引力。所以說未來人民幣的形成機制還是以逐漸的市場化為導向。
主持人:那未來怎么發揮匯率政策和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作用來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呢?
付鵬:人民幣的升值還是應該做到對結構性的把握。未來是以市場為根本,結構性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有助于推動我國國內的生產結構調整,尤其是大量依賴于勞動力的生產可以進行一定的轉型。在這個過程中,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定要搭配使用,調整即要溫和又不能過度。如果調整過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幅度壓力非常大,另一方面的緊縮,會將中小企業兩頭卡死。未來,匯率是逐步過渡的階段,如何在財政政策上對中小企業進行財稅減免,進行適度支持,扶持其當前的利潤,同時促進中小企業轉型。要兼顧兩者才能保證在增長和結構調整之間做到比較中性的選擇。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