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國稅:“小”作為防范大風險
本報 實習記者 賈璐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處理不好卻會直接影響政府采購的工作成效。”在采訪中,江西省國家稅務局(以下簡稱“江西國稅”)財務管理處副處長應燕多次對記者講到這一點。據(jù)悉,該局把政府采購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看成一個系統(tǒng)工程,如何從細節(jié)著手,有效防范和控制政府采購風險成為貫穿該省國稅系統(tǒng)近年來政府采購工作的一條主線。
標前100%需求論證
面對需求方站在自己立場上提出有違政府采購規(guī)定的舉動,江西國稅采購部門一方面認真宣傳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guī),另一方面也積極對每個需求進行論證,力避采購標前風險。據(jù)了解,該處的論證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一是查驗有關批件,看采購項目的經(jīng)費預算是否呈報局長辦公會或經(jīng)局領導同意;二是對需求方提出的采購需求和預算進行認真比較,做到不僅應有預算,預算還應合理;三是對采購需求進行論證,利用網(wǎng)絡資源、參考市場信息、聽取專家建議,以滿足工作需要為目的,避免盲目追求高檔次或高配置產(chǎn)品帶來的浪費和不良社會影響。
在受訪中,應燕著力強調(diào)了針對采購需求進行的論證。她表示:“作為服務者,我們絕不是有意刁難需求方,而是恪守政府采購工作職責,在規(guī)范程序下最大限度地保證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據(jù)了解,該處的需求論證工作已成慣例,對政采項目的覆蓋率達到了100%。
在對采購需求進行論證之外,財務管理處的采購工作人員在做季度預算時,如果發(fā)現(xiàn)幾個部門的采購需求較接近,會主動協(xié)調(diào)各部門,建議將采購計劃稍微挪前或推后,以便合并采購計劃,盡量發(fā)揮規(guī)模采購效益。如在2010年,該處組織的全省國稅系統(tǒng)計算機設備采購,共完成采購預算1649.49萬元,實際支出1405.74萬元,節(jié)約率14.78%。
標中燃起三把“火”
開標、評標、定評是采購中最容易導致廢標或引發(fā)投訴的環(huán)節(jié),該處針對這些環(huán)節(jié)專門燃起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開標流程。該處明確規(guī)定主持人、唱標人、記錄人以及采購工作人員不能參與評標。第二把“火”是規(guī)定評分人員必須依照招投標文件獨立評分,評分標準嚴格按照被審定的招投標文件中所要求的事項作為得分(扣分)點,評委不得擅自增加或刪減得分(扣分)事項,對得分奇高或奇低的項目,評委要在評分表備注中逐一說明給(扣)分理由。第三把“火”是在評標結束后,由政府采購工作組中未參加該項目評標的工作人員對評分結果進行復核。可以說,這專注細節(jié)的三把“火”將開標評標過程中的隱性風險消弭于無形。
據(jù)了解,該處建立了招標文件、評分標準、開標程序等工作模板,并不斷修正、細化,最大限度地采用客觀指標或規(guī)范條款,增加客觀評分因素。正如應燕所說:“我們希望用精細化、科學化、標準化的管理,控制招標、評標過程中工作人員和評委的自由裁量權,防范隱形風險,以實現(xiàn)政府采購的公平、公正、公開。”
標后不忘跟蹤問效
有了標前的需求論證和標中的規(guī)范操作還不夠,江西國稅還在標后進行了“跟蹤問效”。“這項工作還在摸索中,目前只在電腦和辦公樓修繕等項目中試行,還沒有推廣到所有項目上。”應燕說。但事實上,他們的“跟蹤問效”工作已小有規(guī)模,也小有成效。
去年年底,該省國稅局購進了1000臺電腦發(fā)放給各部門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局財務管理處會收到使用者對商品性能、售后服務的反饋意見,他們也會主動調(diào)查取證,為中標供應商及其產(chǎn)品做好售后服務和使用情況記錄。
“假如供應商參加下一次招標,這些記錄將在資格審查時,作為重要參考依據(jù)。”應燕說,“跟蹤問效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為以后的招標選擇供應商時提供參考,同時也有力地督促中標供應商做好售后。”
事實證明,他們在工作細致處的心思沒有白花,據(jù)了解,2010年全年無一起針對江西國稅政府采購的投訴,真正實現(xiàn)了政府采購零投訴。
【記者手記】“一個半人”的改革
采訪接近尾聲,當記者問及“財務管理處目前有多少人在做政府采購工作”時,得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回答“一個半人”。
“一個半人”可以做到標前的100%需求論證、標中的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標后的跟蹤問效!很難想像,在人手嚴重匱乏的情形下,江西國稅財管處是如何開展政府采購工作的。
更讓記者感動的是,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任務,機械地完成本職工作,而是不停地發(fā)揮能動性,主動給自己“找茬”,主動尋找和填補工作漏洞。“三把火”不是領導要求燒的、跟蹤問效也不是法律的規(guī)定,但是“一個半人”地毯式地“搜”出了采購流程上的每一個風險點,并實施了防控。是什么讓他們?nèi)绱送度耄?/span>
應燕說:“頻頻曝光的政府采購負面事件時刻提醒我們,一定要加強自身素質(zhì),做好政府采購的每一個細節(jié),充分考慮到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使采購工作真正成為陽光下的事業(yè)。”
記者想,也許正是為了這份陽光的光輝,他們和上萬名政采工作人員一起,認認真真、實心實意地默默付出。(賈璐)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