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產品呼嘯而來
智能可穿戴產品呼嘯而來
■侯沛君
未來總在轉眼間不期而至,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身處未來,不知所措。
2011年,微信問世,6年后已經成為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016年,抖音問世,2年后風靡全國;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通訊、腦機接口、智能機器人……所有這些都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柔”性電子可穿戴產品及大數據“云”服務虎嘯而來,大有改變我們每個人的未來健康生活之勢!多家高科技企業發布新一代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這預示著可穿戴產品將逐步從手表、手環、頭環為主的傳統可穿戴產品進化為以柔性輕薄為特點的柔性云服務可穿戴電子產品。
《時代周刊》早在2014年9月一篇講述AppleWatch的文章never offline詳細講述了未來可穿戴技術對人類生活的改變。人類的全身上下將無感穿戴你能想象到的各類超能力傳感器和電子裝備,人類將不止于進行健康監測,可穿戴設備將使人進化為真正的——超人!
有些可穿戴設備將使你隨時全面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在線接受全面專業的私人醫療服務;有些可穿戴設備使你隨時隨地能夠處理各類事務,超級智能云服務將為你提供一切問題的最佳方案;有些可穿戴設備如精巧的可穿戴機械臂和機械腿使你成為一名大力士、神行太保,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也不再是夢想;有些可穿戴設備如AR、VR眼鏡,能使你看到另一個虛幻而真實的世界;
千里眼、順風耳、全知的智者、全能的超人……所有這一切,在柔性電子智能可穿戴產品描述的未來中都可實現!人將成為“超人”,這就是我們對未來可穿戴時代的驚鴻一瞥!
當前,世界各國都在這一領域持續投入研發,美國斯坦福大學在這一領域一直處于領先位置,斯坦福大學在柔性電子皮膚、柔性電子元器件的實驗上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在國際頂級雜志《自然》上發布了不少論文,但是離工業化產品還有不小距離。在中國,北京的一間簡陋辦公室里,有一群來自大數據、醫療、互聯網、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年輕人,成立了一家叫做柔云科技的公司,用柔性電子材料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研發了一種微型體表生物電信號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用柔性電子材料制成,只有口香糖一樣大小,厚度也只有2毫米,可以360度彎曲,完美貼合在人體皮膚表面,能夠實時監測心電圖、血壓、血氧等人體健康數據,這些數據經過云端服務器的人工智能數據模型處理,可以給用戶提供專業的健康分析報告,用戶通過手機App可以實時了解自己的健康指標,可以在線聯系自己的私人醫生進行咨詢,可以將健康情況共享給自己的親人,出現緊急情況可以進行報警提醒。
據介紹,柔云團隊在北京大學鄒德春教授的指導下將最新的柔性電子材料應用到醫療傳感器領域,從而研發出當前國際上尺寸最小、重量最輕的可穿戴柔性電子產品;在清華大學俞聲教授的指導下將強化學習的人工智能模型應用在大數據處理和智能疾病判斷上,可智能判斷心律不齊、早搏、房室傳導阻滯、心梗等多種常見心臟疾病,心電圖R波檢測準確率達100%。他們研發的柔性心電貼片產品已經同幾十家醫院和診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成立了聯合大數據實驗室,致力于以柔性電子材料為基礎,以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為核心,建立新型的智能健康云醫療服務體系。
可以預見,未來人們的行為和決策都將以可穿戴設備為中心進行,智能可穿戴產品之爭,是互聯網+競爭的下一站。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