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讀書
【文化自由談】
美食與讀書
■ 爾雅
有幾個關(guān)系契厚的朋友,等到都有空閑的某天,便一起出發(fā),到某地去吃手抓。來回大概兩百公里,耗時多半天。在時間長度上相當于外地游客的一日游。游客們的目標是觀賞風(fēng)景,拿著手機拍照,我們是為了口腹之欲。兩者之間并沒有優(yōu)劣高低的區(qū)別,其實都是花了同樣的時間來務(wù)虛。不過熱衷于某樣食物的人通常都不是壞人,他純粹、簡單、沒有多余的心機。在某種意義上,他還是一個高尚有趣的人,因為世界的誘惑太多,人們都在忙碌,肯為了一道簡單的食物而花費時間,恰好說明他真實,不虛偽。
《世說新語》里記載,王子猷夜訪戴安道,坐了一夜的船,天亮的時候到了戴安道的家門口,卻沒有進門,又坐船回去了。有人就問他,走了這么遠的路,好不容易到了朋友的家門口,為什么不見他?王子猷說,他是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見不見朋友無所謂了。王子猷是王羲之的兒子,他和戴安道都是魏晉時代的名士。只坐一夜的船卻不在乎目標,這是很高級的境界,與我等俗世的百姓沒有可比的地方。我們是為了吃手抓,是貪圖口腹的欲望,實際上也是物欲的外化,與魏晉的名士風(fēng)骨相去甚遠,但至少可以心向往之。我們生活在復(fù)雜的塵世,人們的欲望千奇百怪,擁有一個單純的欲望也算是難得。
話說回來,我們尋找的那家飯館里,手抓確實是非常的好吃。手抓是甘寧青及內(nèi)蒙古、新疆地區(qū)的美食,是大塊煮出來的羊肉,所謂手抓的命名,就是以手直接抓取,然后大快朵頤。據(jù)說手抓的源起是因為清代的一位皇帝到了甘肅,見到煮好的羊肉香氣四溢,忍不住抓起來大嚼,隨后就賜了手抓的名字。手抓由此以“圣恩”獲得一個正式的名分。有些美食家考證說,之前手抓流行于鄉(xiāng)野,沒有機會進階上流社會的宴享。不過這樣的傳說未必可靠。飲食的根本是為了求生,求生則必須對自然保持敬畏。西部以北地區(qū),自古環(huán)境險峻,多游牧民族,征戰(zhàn)兵戎,田獵放牧,經(jīng)常逐水草而居,因此需要某種便捷實用有營養(yǎng)的食物,羊肉就是一種。以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看,羊也是人類生活里的吉祥物?!墩f文解字》里說:“羊,祥也?!币匀祟惢筐B(yǎng)的羊肉作為祭祀的犧牲,進而作為人類生活里的食物,也是具有儀式化指向的象征。
手抓的烹調(diào)很簡單,基本做法都比較相似,但羊肉里所加的佐料各地有所不同,大體來說,越是鮮香的羊肉,所需的佐料越是簡單,不過是蔥姜、食鹽等等尋常的幾樣。在烹調(diào)上的去繁就簡,也與中國文化里大道至簡的觀念契合。各地的手抓我都吃過,都有各自的味道,若是與親朋一起共享,則又在味蕾的舒爽之外,增加了別樣美妙的歡愉。不過印象最深、吃的次數(shù)最多的是甘肅某地的手抓。那里的手抓是涼的,稱為“冰抓”。羊肉熟了之后,放到冰柜冷藏,然后取出,切割成均勻的半圓形肉塊,端上餐桌。初看無甚新奇,香味也不如熱羊肉那樣熱烈,但一口下去,某種清香立刻在嘴里彌漫,羊肉筋道而酥軟,牙齒稍稍用力,一大塊羊肉便土崩瓦解,應(yīng)聲而化,那香味清奇順滑,就仿佛置身于天高云淡、一望無垠的草場,身心頓時輕盈,確乎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酣暢。
萬般風(fēng)物經(jīng)過胃,若是與人類生活里的精神愉悅比較,這話不顯得高級。但我以為很有道理。人類都是群居的高等物種,飲食是本性里的一種,與我們熱愛生活和藝術(shù)并不矛盾。最近閑讀小品文,看到周作人寫的一篇《北京的茶食》。文中抱怨因為商業(yè)的興盛,北平城里的某種特別好的點心竟然買不到了。這讓作者有點失落。其實吃不吃這樣的點心并不影響日常生活。文中說:“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蔽乙詾檫@是很美妙的文字,也道出了樸素的真相。
只從飲食層面說,西北其實有無數(shù)的可以饕餮不已的物品,品類之盛,數(shù)不勝數(shù)。不過有時候,外來的游客未必能有確切的體驗。周作人有一篇短文,正好寫到了蘭州。題目是《蘭州通訊》,里面寫到民國年間有讀書人到蘭州,有了新奇的體驗:“住屋背山臨河,課余輒持一卷臥岸灘讀之,結(jié)果往往終卷未能記片語,蓋由黃濤起伏,車聲清脆,為之神馳。”如今,黃河和水車仍然在此,無數(shù)的游客來來往往,不過躺到岸邊讀書的人大概不多了。當然,周氏筆下的蘭州只是一種簡單的偏見,正如今天的東部和南方對于蘭州的見識。
要是說起讀書,蘭州還真的很適合。正好翻閱清代的黃圖珌所寫的小品文《看山閣閑筆》,其中有《詩書》一節(jié),說到讀書的妙處。“窗明幾凈,開卷便與圣賢對語,天壤間第一快樂事也。然亦有時有處,有情有景,不可不知也。夫明月當軒,清風(fēng)拂戶,有其時也。山靜日長,云深徑僻,有其處也。鶴和松間,蛩吟砌畔,有其情也。花笑闌前,鳥啼林外,有其景也。若至有時有處,有情有景,而后開卷誦讀,其快樂又何可勝言哉!”
西部和以西以北地區(qū),當然不能與北京比文化,與上海比高樓,或者與西安比歷史,既是短處也是合理的差異性。但要論手抓的美味,就必須當仁不讓。就讀書來說,我也覺得占了充分的天時與地利。我們在慢節(jié)奏的生活里靈魂安寧,只是貪圖某種簡單的食物,正好可以泡一杯茶,臨河而居,隨手翻閱一冊閑書,也是一種美妙的“無用”人生。
(作者系作家、教授)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zé)任。
責(zé)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