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車行駛在陽光下
【關注新型公車管理模式建設】
讓公車行駛在陽光下
——重慶市推進公車管理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初探
■ 任鴻彬 葉飛
近年來,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在推進機關事務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相關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大力推進公務用車管理領域的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初步搭建了“2+5+N”公務用車管理標準體系,建成全市“一張網”公務用車信息化平臺,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提升了全市公務用車保障管理水平。
搭建公車管理標準化體系
按照規劃,到2022年重慶將實現政務協同全渝通辦,并打造成全國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范城市。
機關事務標準化信息化是大數據智能化在機關運行保障上的充分運用。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認真審定信息化平臺建設方案和標準化體系建設方案,對此,主持召開過2次全市標準化工作推進會和1次全市公務用車信息化管理推進會。該局立足公務用車管理保障對象廣泛、層級交錯、流程多樣的實際,堅持系統思維、科學謀劃,梳理崗位職責,再造業務流程,分析了公務用車編制、配備、使用、處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工作職責、業務流程,確定了結構完整、內容全面、形式規范、層級分明的公務用車管理標準體系框架,并按照重點突破、分步拓展的思路制定總體方案,明確建設目標和工作重點,為標準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還注重學習借鑒,向國管局和兄弟省市同行學習推進標準化的經驗方法,向市標準化研究院的專家學習起草標準的業務技巧,提高了標準制定的質量和效率。該局扎實開展調查研究、標準起草、征求意見、修訂完善,逐字逐句推敲,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成熟一個出臺一個,保證標準管用、好用。2020年7月,市級地方標準《公務用車標識管理規范》發布,規范了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標識,推進公務用車使用更好地接受公眾監督、輿論監督,全市機要應急、實物保障用車標識化率達97%,執法執勤用車標識化率達82.6%。11月,該局頒布了市級地方標準《公務用車信息化平臺管理規范》,進一步規范了全市公務用車信息平臺使用管理規范,提升了公務用車管理成效和水平。
針對標準化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的現狀,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明確了從制度基礎比較扎實、管理基礎相對牢固的領域先行推進、率先突破的方案。2020年,該局還先后制定《市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編制核定規范》《重慶市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規范》《市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年度配備更新工作規范》《市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使用管理規范》《市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處置管理規范》5個部門內部標準,完成了出臺“2個重慶市地方標準、5個市公務用車主管部門組織內部標準”的既定目標。同時,指導渝北區、九龍坡區等5個試點區,從車輛調度、檔案管理、運行費管理、人員管理、服務質量控制、績效考評等方面制定形成45項組織內部標準,通過以點帶面、多方聯動,初步構建了全市公務用車管理“2+5+N”標準體系。
建設公車管理信息化平臺
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利用“后發優勢”,通過廣泛深入調研,充分借鑒先進省市和本地先行探索地區的信息化建設經驗,實地了解一線干部職工公務用車實際需求和車輛使用情況,在公務用車管理信息化平臺設計上突出資源共享、功能齊備、監管完善,兼具基礎信息管理、審批管理、調度派遣、實時監管、費用管理、績效管理、信息發布七大功能,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對公務用車編制、配備、使用、處置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為充分調動各平臺建設使用參與方的積極性,綜合研究分析全市和各級各單位財政狀況,因時因地制宜,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創造性地采取了第三方出資承建、車輛使用單位分散付費的模式。平臺設計建設運行全過程避免出現集中一次性投入大額財政資金的情況,減輕了短期財政壓力,又建立了承建方和使用方積極互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加快推動了平臺功能完善,提高了平臺覆蓋率和使用效率。通過細致科學的規劃,統籌好各類資源,該局提前完成基礎設備部署、監控中心建設、應用程序開發等基礎架構搭建工作;組織5個安裝小組,分期分批對120多個市級機關、38個區縣及3個國家級開發區公務用車安裝車載智能終端,提前實現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全覆蓋,共計3萬余輛公務用車納入平臺,覆蓋范圍和比例走在了全國前列。
目前,公務用車信息化平臺實現了公務用車基礎信息、軌跡費用、使用效率等方面的透明監管,可分類統計公務用車運行費用,配合公示制度按季度定期統計分析單車油耗,防范車輛維修、加油方面違紀違規行為發生;可及時進行信息通知發布,助推專項工作落實。僅2020年,平臺服務車輛出行1430萬余次,服務總時長2.4億小時,行駛里程1.8億公里。
推進公車管理“兩化”融合
“兩化”建設為新型公車管理模式建設打下基礎,如何讓“兩化”實現融合?首先,要讓信息化成為標準化建設的“加速器”,實現標準信息化。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加強標準化信息化融合探索,通過信息化平臺的有效運轉實時掌握、統計分析公務用車數據,為標準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和數據支撐,并監督反饋標準執行情況,推動標準研究制定、推廣實施、成效評估、修訂完善等全流程的加速運轉。通過信息化手段對標準化成果進行“數據化”管控,對標準化成效進行綜合評估、優化完善,讓標準更具信息化優勢和特點,產生了“1+1遠大于2”的效果。
其次,讓標準化成為信息化建設的“固化劑”,實現信息標準化。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運用標準化規范、統一信息化建設,將標準化思維貫穿信息平臺設計建設運行全過程,通過標準化的理論、思路和方法對公務用車管理業務進行梳理和流程再造,從總體目標、建設模式、功能模塊、標準要求、運行維護、數據共享6個方面在全市范圍做出統一規劃,同時通過標準化將信息化經驗復制推廣,實現全市“一張網”。具體舉措包括:規范公務用車基礎數據、調度流程、費用錄入等內容,確保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明確掌握公務用車信息化平臺使用管理標準要求、方法流程;規范數據對接共享交換,確保不同層級系統有序銜接,不同類別數據共享,同時實現與財政、審計等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的信息互聯互通、平臺共用,打破“信息孤島”,破解體制機制障礙,解決了信息化建設中系統難協同、事項難統一、保障難支撐等問題。
(作者單位: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