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體重管理年”更接地氣
熱點聚焦
讓“體重管理年”更接地氣
——政采智能體測亭助力全民健康綜述
■ 本報記者 鄭楊
2024年,國家衛健委等16部門聯合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健委強調持續推進該計劃,并向“科學生活方式”更高維度深化。記者近日調研發現,山東、遼寧、廣西等地正掀起“智能健康新基建”浪潮:搭載AI體態識別、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智能體測亭如雨后春筍般進駐社區,政府公共衛生支出結構也實現戰略性調整——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預防為重點”。這場“科技賦能民生”的生動實踐,正將國家健康戰略的頂層設計,轉化為百姓觸手可及的健康福祉。
社區健身器材持續智能化升級
在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香爐礁物流園區,銀發健身隊的王阿姨正掃碼使用智能體測亭。“上次提示我核心力量弱,最近特意加練了腰腹。”王阿姨說手機上的室外健身長廊小程序已為她生成了身體成分分析和運動風險評估報告。
遼寧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這套由財政資金支持的室外智能健身設施投用不到一年就服務市民9.3萬人次,設備使用達58萬次。
山東省臨沂市同樣聚焦智能健康管理。2023年,該市在中心城區高人流區域布局智能健身驛站和器材,使用率極高,深受市民歡迎。“2024年,結合‘體重管理年’和國民體質監測需求,我們利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和省級體育發展資金,再次采購了一批戶外智能體測亭、智能健身驛站和室外智能健身器材,延伸服務供給,完善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回應群眾日益增長的智能化健身需求。”臨沂市體育局群眾體育科科長趙文芳告訴記者。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王裕雄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社區健身器材正持續智能化升級,尤其以智能體測設備為發展方向。對政府而言,智能體測亭的使用可便捷收集居民體質數據,支撐公共健康決策;對居民而言,能實時監測心率、體脂等指標,獲取個性化鍛煉建議,并通過實時反饋增強運動激勵。這不僅提升了健身的科學性與參與度,也優化了公共健康管理效率,推動全民健身向更高效、智能化發展。
“采”回來的智能技術
“我們采購的這批體育器材是將專業運動員的數字化訓練理念應用于全民健身場景。”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體育事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王永向記者展示了2025年智能化健身驛站項目的采購文件。
文件中對“體測亭”的要求清晰明確:
設備上的電子顯示屏幕尺寸應≥5寸,設備具有使用指導語音播報+文字提示每一步操作使用引導+結果播報功能。投標時提供所投產品的實物照片;
設備測試功能:身高、體重、體成分、靜態心率、握力、平衡、縱跳等功能中≥7項測試功能。投標時提供所投產品的實物照片;
體成分輸出數據,包括且不限于:水成分、蛋白質、骨量(kg)、去脂體重、骨骼肌率、體脂率、內臟脂肪、基礎代謝;
……
歷城區智能體測亭項目負責人張婷婷表示,他們最終拿下訂單的核心武器,正是他們的運動健康數智科技。“別小看這30分鐘的體能鍛煉,”她進一步解釋,“采購的智能體測亭配備語音播報系統、人臉識別數據存儲、5G實時同步至小程序及管理后臺。而且用戶只要輕輕掃描專屬運動碼,便可實時監測日常卡路里消耗、體質監測報告評級以及運動數據,而且還能得到一套個性化的健康指導。”
據了解,這些智能體測亭的“量化”指導更為權威。“看似嚴苛的技術參數,正是我們持續研發的成果。”張婷婷告訴記者,訓練后再次測試驗證效果,形成“數據指導行動”的良性循環,避免傳統減肥“盲目節食或運動”的誤區。
“這正是我們追求的‘智能三角’——設備精準采集、平臺智能分析、服務精準觸達。也多虧了濟南市歷城區財政局積極對項目進行業務指導,促進該項目政府采購工作順利開展。”王永強調。
確保“裝得上”“用得好”
作為智能化健身產品,從研發、試驗到投入市場,成本遠高于普通的一代健身器材,相對應的采購價格也要遠超普通健身器材。趙文芳告訴記者,2023—2024年,他們在采購智能健身產品方面已經投入了財政資金370萬左右。
臨沂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財政資金花在刀刃上,確保智能健身設施真正“用得好”,他們與采購單位在項目啟動前就緊密協作:一方面,在采購程序啟動前就結合項目特點,對采購需求和技術標準進行充分論證,確保方案既科學合理,又貼合市民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在采購文件中明確嵌入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政策導向,同時適宜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全部面向中小企業,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
自項目投入使用后,觀察數據顯示,中青年是主要使用群體。趙文芳說,“根據反饋的數據,我們計劃后期進一步精簡操作流程,充分考慮老年群體等能否便捷使用。”同時,臨沂市項目相關負責人譚賓透露,他們目前在不斷升級功能,后續將依托百萬級運動數據庫制定更科學的個性化運動方案。
“設備落地只是第一步,后續管理才是長效運營的關鍵。”臨沂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強調,財政部門會持續跟進項目進展,指導采購單位認真做好項目過程績效評價。
當然,數據驅動的矩陣式“聯動”也將成為各地的升級目標。張婷婷告訴記者,他們以2024年落成的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社區運動健康中心為參照,正在努力形成“國民體質監測區、體測報告評估區、專項問診區”等十大功能區“一張網”模式,比如利用數據互通與精準推送,體脂率超標用戶會自動收到附近健身房的“減脂課程”推薦。通過醫療資源聯動,高風險人群將會接收到早期的干預建議等,實現從內部管理到外部服務的全流程高效運作。
“這樣的模式具有向全國推廣的價值和潛力。”王裕雄表示,“推廣難度可控。一方面,可在新建或更新社區健身路徑的配置標準中增加嵌入智能體測模塊(如體成分分析、基礎動作評估等)內容,實現配置標準升級。另一方面,該項目政府采購資金規模可控,可與各地區原有的健身路徑器材采購共享預算池。”
一臺臺佇立于社區街角的智能體測亭,其意義遠超其金屬與屏幕的物理形態。當科學健身指導變得觸手可及,當億萬個體的健康數據匯聚成優化公共政策的智慧源泉,“健康中國”的內涵,正悄然透過這些閃爍著科技微光的智慧方亭,融入每一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