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正氣傳家遠
【文化自由談】
清風正氣傳家遠
■ 楊洋
古訓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此中真諦,穿透了千年歲月煙塵,至今仍如黃鐘大呂敲擊心弦。廉潔奉公之文化,勤儉持家之家風,看似分屬公德與私德兩個維度,實則同根同源,甚至血脈相連,共同構筑著個人操守的堤壩,亦是社會肌體健壯之根基。
中華文明星河璀璨,廉潔文化的種子早在先秦沃土中便已深種。屈原行吟澤畔,“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其皎潔如明月之志,豈非廉之先聲?孔子論政,言“政者,正也”,治國者之廉直,猶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是治理之本源。《周禮》有“六廉”之說,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精微地勾勒出廉的多面性,足見古人對廉之思慮何其深邃。
廉德之踐行,終需落于具體之人,而修身之要,首在克儉。諸葛亮誡子書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道明了儉樸不只是物質生活簡約,更是心靈不為物欲遮蔽。范仲淹幼時“劃粥斷齏”,在清寒中苦讀,及至顯貴,仍堅持“食不重肉,衣不重裘”,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正是由儉樸生活滋養出的浩大境界。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剖析深刻: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則同之,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儉樸,是抵御貪欲侵蝕的第一道防線,亦是所有高尚德行的共同基礎。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之風,本是刻入中華文化血脈的古老印記,更是家風最堅實之基。古時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諄諄告誡: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包拯更曾立下嚴苛家規: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這些訓誡字字鏗鏘,是將廉潔基因熔鑄于家風血脈之中的千古明證。包拯家規中那句“不得葬于大塋之中”,其凜然決絕,如寒冰斷流,是對子孫靈魂最嚴厲的拷問,其用意更是直指核心,廉恥之心若失,則血脈相連亦當斷絕。此非無情,實乃大愛至深,以最嚴苛的隔離守護著家族清白的靈魂根基。
廉明文化并非懸于空中的抽象道德律令,而需在具體生活中落地生根,而家風恰如那不可或缺的土壤與根基。家宅之內,父母長輩的一言一行,皆是無聲的范本。飯桌之上若談論皆是鉆營取巧或艷羨他人不義之財,日常用度若習于鋪張奢靡輕視物力維艱,待人接物若慣于勢利逢迎笑貧不笑娼,這絲絲縷縷的日常細節,便如無聲的細雨,悄然浸透子女的心田,塑造其價值判斷的底色。
勤儉家風恰如清風化雨,滋養著廉潔的種子在心底萌發。家風清正,則內心自有定力。焦裕祿同志便是一盞明燈,他一生奉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準則,在蘭考治沙歲月里,家中生活儉樸之至,常以咸菜就飯。他留給孩子的不是什么物質遺產,而是那句樸素卻沉甸甸的囑咐:“千萬不能搞特殊化。”此等清風,吹拂之處,滋養了廉潔自律的參天大樹。曾國藩位極人臣,卻反復叮嚀:“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以習勤勞為第一義……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能而見棄。”其家書中不厭其煩地記載柴米油鹽之賬目,于瑣碎中見其持家之嚴于律己之苛。他要求子女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親手勞作,戒絕驕奢。曾氏家風,將“儉”字刻入骨髓,其子弟多能恪守本分,成就斐然。林則徐亦深諳此道,其名句“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道破了“遺財不如遺德”的千古至理。他留給后代的,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精神豐碑。
家風與政風恰如兩面互照之鏡,彼此映照,彼此塑造。當勤儉持家成為風尚,崇廉尚儉的政風便有了最廣大的社會土壤。當廉潔奉公成為普遍追求,勤儉家風亦將獲得來自公序良俗的有力支撐與滋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深意正在于此,唯有讓廉潔文化照亮廳堂,使勤儉家風潤澤公堂,方能形成清正廉明的社會大氣候。
家風與政風,非兩條平行線,而是如江河之主流與支流,彼此激蕩,相互塑造。千門萬戶的勤儉家風,匯聚成崇廉尚儉的磅礴民意,成為滌蕩官場奢靡之風的源頭活水。
東晉名臣陶侃之母湛氏,堪稱以家訓匡正官風的典范。陶侃年輕時擔任管理魚梁的小吏,曾托人帶一壇公家的腌魚回家孝敬老母。湛氏見之,并未欣慰,反而將魚原封退回,并修書一封嚴責: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她憂慮的不是區區一壇魚,而是兒子初入仕途便模糊了公私界限,此乃大禍之端倪。陶侃得母訓,羞愧難當,從此一生“勤于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終成一代名臣。湛氏一封家書,其力勝千鈞,在兒子為官的起點處就牢牢筑起了公私分明的堤壩。此乃家風塑造政風之典范。
清明的政風亦能反哺淳厚的家風。當“公燭之下不展家書”成為官場普遍恪守的準則,當官員的廉潔自律成為社會常態,這強大的正向激勵與約束,會如春風般吹入千家萬戶,使勤儉持家與清白做人的家訓獲得更有力的現實支撐與道德底氣。公眾對廉潔的尊崇與效仿,會形成強大的社會壓力與示范效應,促使家庭更加重視對子女的廉儉教育。家風正,則政風清之源遠;政風清,則家風正之流長。兩者相得益彰,方能成就海晏河清之盛世圖景。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在時代浪潮奔涌的今日,讓廉政文化如春風化雨融入日常,使勤儉家風如種子深植于我們內心。當“公燭之下不展家書”的操守與“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持家之道交相輝映,個人自能立得穩腳跟,社會亦將筑牢那堅不可摧的清廉堤壩。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稅務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