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字里住著多少未完成的夏天
【感悟自然】
“秋”字里住著多少未完成的夏天
■ 瞿楊生
“秋”字落在紙上時,墨色洇得慢些。右邊的“火”明明已燃盡,左邊的“禾”仍垂著夏末的露水。立秋不是突然的句點,而是季節在宣紙上的一處留白,墨色在紙面緩緩暈染,夏天還懸在筆尖,遲遲不肯落下。
梧桐最早感知到律令。它的葉子邊緣開始泛黃,像被火燎過的信紙,焦痕里還清晰可辨夏日的誓言。池塘里的荷花最是矛盾:有的花瓣頹然垂落,有的卻挺立如初,蓮蓬低垂,宛若夏天遺落的逗號。蟋蟀的鳴叫漸漸沙啞,這些夏夜的樂師,如今調不準弦音,一聲高亢,一聲低回,仿佛在爭論該用哪支曲子謝幕。蜻蜓仍停在枯荷上,翅膀鍍著夕陽的金,卻不知道自己早已被秋天登記在冊。
曬谷場上的稻谷堆成小山。農人抓起一把,在掌心揉搓,谷殼簌簌脫落,露出乳白的米粒。這白不同于夏日的瑩亮,恰似月光沉淀后的質地,陽光的重量從滾燙轉為醇厚,如同祖母釀的米酒,封壇時還是盛夏,啟封時已帶秋霜。鄰家婦人晾出紅辣椒,竹匾里鋪開一片晚霞,這是立秋的“曬秋”,把夏天的火熱收進壇甕,等冬日下飯。
曬谷場的熱鬧還未散盡,菜園里的藤蔓已悄悄變了心思。茄子與辣椒仍在結果,藤蔓卻懶洋洋地蜷縮起來。絲瓜花明黃依舊,蝴蝶卻在紫薇樹間流連忘返,那簇擁的花影比茉莉更熱鬧,像是秋天提前遞來的名片。
立秋這日,祖母必熬秋梨膏。銅鍋里,梨塊融成琥珀漿,冰糖在勺底叮咚,像在數季節更替的節拍。一把川貝撒下,白霧倏地騰起,廚房里,夏的燥與秋的潤正悄悄交割。灶臺另一頭,孩子們正啃著西瓜“咬秋”,紅瓤上沾著八月的熱,黑籽卻已如秋夜的星子般稠密。汁水順著胳膊流到手肘,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印章,那是夏天最后的簽名,墨跡未干就被螞蟻搬走。
傍晚的云最是躊躇。東邊的染著夏末的橘紅,西邊的已暈開秋日的絳紫。歸巢的燕子掠過曬衣竿,竿上晾著的夏布衫隨風輕擺,衣角還沾著午后的陽光,袖口卻已沁入夜露的微涼。井臺的石階已褪去暑熱,青苔比盛夏時更厚。
“秋”字里的那一撇,本該更長些,長到能接住最后一縷暑氣。可風一吹,它便蜷成了蟋蟀的觸須,在月光下微微顫動。我們總說“一葉知秋”,卻不知那飄落的葉,正是大地寫給天空的信箋,每一道葉脈里,都流淌著未完成的夏意。就像人生里那些未盡的故事,總在某個不經意的轉角,與新的季節悄然相遇。原來,所有的告別都是未完待續,所有的開始都是久別重逢。
(作者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