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十分必要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是以食品流通安全信息監管、追溯為目的,以應用系統開發、系統集成、信息整合、信息采集為基礎,以數據庫建設為核心,以互聯網為支撐,IC卡為信息載體,標簽電子秤為零售輸出,充分發揮食品流通基礎數據的信息化程度和可用性。保持各流通環節信息環環相扣,形成一個具有可追溯的信息鏈。系統設計必須遵循系統性、超前性、兼容性、擴展性以及實用性原則。
通過建立系統,促使食品流通信息可追溯,一旦出現質量安全問題馬上可以環環追溯,直到查到責任人和相關原因,便于政府和社會各方及時采取措施,在最快的時間內將影響和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保證食品流通信息標準化、集中化和網絡化,達到對食品流通的全過程監管,促進流通規范有序,從而確保食品流通信息有源可溯。具體來說,有3個作用:一是及時準確地采集、處理食品流通的經營者、檢疫檢測情況、來源信息、流向信息,提高監管效能,實現有源可溯,滿足相關職能部門對食品監管,追溯需求。二是為政府部門提供及時、可靠的食品流通的數量、價格、產地數據和信息分析服務,使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工作更加有效。三是為市民提供食品來源質量信息服務。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的全面實施尚存在一定問題,包括消費者對食品追溯系統的認知度低,企業實施食品追溯系統的需求不大,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低,食品追溯系統不兼容,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系統性不夠,系統提供能查的有效信息太少及系統后續經費跟不上。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特別是編碼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在食用農產品供應鏈條內引入和實施信息管理系統的成本將會不斷降低,農業現代化也將使農業生產規模擴大。
2008年8月筆者負責政府采購的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上海豬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便是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系統圍繞豬肉流通中的肉品及肉品經營者,以豬肉及其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信息采集系統為基礎,整合企業現有信息資源,通過對基礎數據的采集、整合、處理、存儲,建立上海豬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形成本市豬肉流通從生豬屠宰、肉品批發到零售終端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網絡。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