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帶動安徽政采工作“快”起來
【數據•透視——安徽站①】
電子化帶動安徽政采工作“快”起來
本報記者 戎素梅 通訊員 方詩慶
采購項目申報環節手續繁雜、一個項目要跑好幾個處室、工作量大……這種忙和累在安徽省早已終結,新的利器——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的應用,使該省的政府采購工作更為快捷、順暢。
據了解,2011年,安徽省通過省級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下達政府采購任務2972項,涉及省級政府采購預算金額34.85億元;簽訂4955個政府采購合同,涉及政府采購合同金額33.66億元;為1120個政府采購項目抽取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共計14344人次。
可復制的成功經驗
安徽省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的研發始于2008年。自2010年在省本級上線以來,省政府采購門戶網站日均訪問量突破1.3萬次。截至2011年年底,累計訪問量已突破830余萬次。
安徽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處處長(以下簡稱“采購處”)宋寶泉告訴記者,2011年,采購處接待了內蒙古自治區、天津市、海南省等兄弟省市對該省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的考察調研,通過雙向交流,吸收了其他省市的先進做法,加快了全省電子化政府采購管理應用系統的推廣步伐。
在推廣政采電子化系統建設的過程中,該省的經驗可概括為重調研、多培訓。
據介紹,為加強全省各級政府采購部門對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建設的認識,一方面,積極開展市縣電子化建設調研及試點工作。2011年,由采購處牽頭,組織省政府采購中心、財政信息中心及系統研發公司相關人員,先后赴黃山、馬鞍山、六安等地市進行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建設調研,摸清了全省電子化政府采購平臺建設的具體情況和建設模式,最終確定了阜陽、六安、宿州等7市和肥西、金寨、太湖3縣開展電子化政府采購管理應用系統建設的推廣試點工作。
另一方面,扎實開展電子化系統應用培訓工作。如,2011年2月,在省政府采購中心內部對電子化系統應用操作進行全面培訓;4月,組織126個一級預算部門進行培訓;5月,組織省財政廳內相關業務支出處室進行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統計分析報表的使用培訓;12月,組織試點市、縣參加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試點推廣工作座談會等。
地市期待“百花爭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安徽省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亟待在地市及縣級鋪開,該項工作已被列入采購處2012年工作要點,前期調研工作已啟動。
據采購處副處長孫友三介紹,2012年上半年,計劃完成對10個地市(縣)的推廣建設工作,主要針對硬件設施、業務需求、與省級系統對接等關鍵問題,與軟件研發公司協調解決相關難題后,進行安裝調試。到2012年年底,再完成6個市和30個縣的兩級電子化政府采購管理應用系統的建設,并選擇若干政府采購代理機構進行電子評標室建設試點。到2013年,電子化政府采購管理應用系統將覆蓋全省16個市、79個財政直管縣。
在向地市、縣級推廣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建設的過程中,安徽省還將進一步提升省級電子化采購系統應用水平,制定完善操作執行配套制度辦法,構建全面、系統的電子化政府采購工作制度體系,使其發揮更大的功效。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