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大:財政性科研經費“入籠”管理
上海師大:財政性科研經費“入籠”管理
------通過一份實施細則,上海師大讓老師們明白了采購規則,讓需求部門與采購部門、財務部門之間實現了無縫銜接
本報記者 張靜遠
部門預算經費叫“項目編號以A開頭的經費”, 上級部門撥付的財政專項資金叫“項目編號以B開頭的經費”……這些有趣的說法,是記者在上海師范大學財務處一份政府采購實施細則當中看到的內容。
據悉,這份5月份剛剛在校長辦公會議上通過的《上海師范大學關于財政性經費實行政府采購的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旨在將財政性科研經費切實納入財政性資金管理,而此類科研經費涉及的采購也將納入政府采購管理范疇。
管住范圍 管住流程
上海師范大學財務處處長褚貴忠告訴記者,這份新鮮出爐的《實施細則》重點解決了2個問題:一是讓老師們看得懂,知道哪些項目經費必須走政府采購程序;二是讓老師們知道怎么做,每個項目的對口部門是哪個。“要把財政性科研經費納入政府采購管理,需要帶課題的老師們高度配合。解決這個問題是《實施細則》的題中要義。”褚貴忠說。
如本文開頭所敘,《實施細則》的第一大塊內容將財政性資金的范圍與所對應項目結合起來。依據文件內容,科研項目依據財政性資金的來源編號,以A開頭編號的項目經費是學校的部門預算經費;以B開頭編號的項目經費是上級部門撥入的財政性專項資金;編號為E-0305-00-001的項目則是該校部門預算中的一個部分。這樣,平時主要與課題打交道的老師們很快就能知道什么樣的項目該走政府采購流程。
老師們明白了哪些項目需要實行政府采購之后,只需要找到負責采購的對口部門,填一張說明采購需求與預計價格的申購單,對其提出采購需求即可。據介紹,學校的各類采購工作依據采購內容的不同分別交由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資產管理處、基建處等3個部門負責。依據《實施細則》,電子集市競價采購目錄的貨物與一般集中采購目錄內的專業設備由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執行采購,一般集中采購目錄內的家具采購是資產管理處的份內之事,而工程類采購則由基建處與資產管理處共同完成:基建處負責修建、裝修工作,資產管理處負責家具置辦工作。
此外,為避免老師們因對采購程序不了解而詬病采購周期長等情況的發生,《實施細則》還專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各類采購方式進行了描述,比如將詢價采購稱為貨比三家:“貨比三家(或稱詢價),對公開招標限額以下貨物、工程、服務,單位組織三方及以上的報價并進行評審。”褚貴忠告訴記者,他們希望通過這份《實施細則》,能夠有效、無縫地銜接需求部門與采購部門、財務部門三者之間的工作,讓采購流程順暢起來。
用對一支隊伍 管住一些事兒
細究《實施細則》不難發現,在政府采購鏈條中,“需求部門—采購執行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四大環節中既是源頭也是終端的需求部門被凸顯了出來。“而需求部門恰恰是對財務工作了解最少的,如何提高這個群體的采購專業性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褚貴忠說。
褚貴忠拿出一張薄紙告訴記者,這是他們2008年通過的《關于建立二級單位財務員隊伍的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試行規定”),該規定將需求部門的財務隊伍建設融入到了全校財務人員管理之中。
在看完這份簡短的試行規定之后,記者對其中屢屢提到的一個概念心生疑惑:“各學院、各單位應配備1-2名專(兼)職的財務員(包含在現有人員編制內),各單位配備的財務員需向財務處備案”,文件中提及的這個“財務員”指的是什么崗位呢?
“就是各需求部門當中有一定財會知識的人員,我們要求各部門設定這樣的專職或兼職人員,專門接口各項財務事宜。”褚貴忠回答。依據文件內容,這些財務員需參加學校組織的培訓,名單有變化時需及時報財務處。這些規定讓財務員不再是一個輕松的兼職,而成為專業財務隊伍中的一員。“這些財務員在接到文件時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財務知識得到重視,他們在本校財務隊伍中有了屬于自己的位置,同時這份試行規定也打通了他們與財務部門交流的通道。校方組織的培訓也給了他們一個自我提升的機會。”據悉,這份文件試行了2年,如今,財務員管理方略儼然已經成為一套該校財務隊伍建設的成熟舉措。
除了上述2項“管人制度”,上海師大還有2項重要的“管事兒機制”,即校發文件《上海師范大學基建、修繕管理和監察工作實施細則》和作為輔助操作的《儀器設備采購供應流程》。這2份文件從實施程序上規范了采購操作,讓經辦財務人員的工作有章可循。上海師大就是這樣通過一系列文件鎖定人、鎖定部門、鎖定事兒,將財政科研經費名符其實地納入政府采購管理中來。
“上海市財政局是在2011年把科研經費納入《上海市2011年政府采購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中的,上海師大在今年制定內部文件強化科研經費管理,可以說在執行政府采購制度方面力度非常大。”上海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副處長王周歡如是評價。
【記者手記】
褚貴忠:這是“蓄謀已久”的
兩三年前,財政性科研經費要納入財務管理的風就在上海師范大學的各項相關會議上吹了起來。那時候,褚貴忠剛剛接管校財務處。
“這風是我吹的。”褚貴忠說。和全國大部分高校一樣,上海師大的科研項目負責人對項目經費有著絕對支配權。“但是國家撥款的項目經費屬于財政性資金,應當納入政府采購管理。”褚貴忠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自他上任起,強化財政性資金管理、擴大政府采購管理范疇就成了一陣無形之風在學校各種財政會議上頻頻被吹。
原來2001年以來,上海師大應國家財政審計要求,實施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措施,學生學費、住宿費等學校收入需要上繳財政管理部門,作為財政性資金進行管理。“這樣,學校的收入與上級撥付的資金二者共同構成了學校的財政性收入,這也是學校各項支出的主要資金來源。校財務處必須將各類財政性資金的支出逐步完全納入管理。”據褚貴忠介紹,學校的財政性資金占整個學校經費的比例高達95%左右。“其他單純依靠企業支持的項目經費,一年也就那么四五千萬元。這也是我們決心把財政性科研經費納入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吹了2年的風之后,2011年上海市財政局把科研項目納入了政府采購目錄,提出要將中央財政撥款的資金全部納入年度審計,褚貴忠覺得將科研經費納入政府采購管理的時機成熟了。快馬加鞭,今年年初,財務處邀請了二級學院分管財務的行政副院長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討論出臺相關文件的建議;4月,討論稿出爐;5月中旬,《上海師范大學關于財政性經費實行政府采購的實施細則》在校長辦公會上正式通過,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接到了執行通知。
僅用了5個月,一項涉及全校科研項目采購實施工作的政策便落地了。不過褚貴忠告訴記者,他感覺一切才剛剛開始。“一項制度落地后,能不能生根,能不能真正推行下去,是對執行者的莫大考驗。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研項目納入政府采購管理的路已經靠一個實施細則鋪好了,一步步往下走還得靠堅持。”褚貴忠說。(張靜遠)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