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非合理低價中標案背后的故事與思考
【案例看臺】
一起非合理低價中標案背后的故事與思考
■ 鐘志君
案情回放
某市財政部門于2020年5月7日收到乙公司寄來的政府采購檢舉信,乙公司稱,某市城區環衛保潔項目于2020年4月1日上午九點在某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該項目預算為360萬元,甲公司投標報價為359.53萬,乙公司投標報價為307.27萬,丙公司投標報價為298.321萬,丁投標報價為100.245萬元。丁公司的投標報價低于市場最低成本價,明顯不合理,屬于惡意報價,違法擾亂政府采購市場秩序。理由是,根據招標文件,此項目每月需配置項目負責人及保潔人員20人,該市最低工資標準每月每人1580元,據此推算該項目最低報價應不少于113.76萬元(1580元×20人×12月×3年=113.76萬元)。因此,乙公司強烈要求取消丁公司投標人資格,重新計算報價得分。
經財政部門召集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四家投標供應商代表,并邀請了該市另外三家綠化養護公司負責人,責成該項目原有的五位評審專家,并重新抽取了三位園林綠化專業的評審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小組,召開評審會議,評審小組依法依規評審后一致認為,丁公司的投標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并出具了“丁公司明顯低價”的評審報告。
最終,財政部門認定丁公司報價明顯低于市場價。
案例探析
問題一:財政部門收到檢舉信該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七十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政府采購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有權控告和檢舉,有關部門、機關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及時處理。
本案中,經過財政部門調查,乙公司未對該項目進行質疑和投訴,乙公司舉報稱該項目的政府采購活動中存在惡意報價的違法行為,財政部門依法進行了受理,并啟動了政府采購監督檢查程序。
筆者建議,政府采購舉報應實行實名制,舉報人通過書面等形式向財政部門舉報,具體操作如下:一是財政部門在受理舉報后1個工作日內告知舉報人按照政府采購質疑、投訴程序等相關規定辦理;二是舉報事項已超出質疑、投訴有效期的,財政部門應當受理,并在收到舉報后7個工作日內告知舉報人;三是舉報事項不屬于財政部門處理范圍的,財政部門應當在收到舉報后3個工作日內轉送有管轄權機關辦理,并在轉送后2個工作日內告知舉報人;四是同一舉報事項已向財政部門進行投訴,財政部門投訴處理期間已做出投訴處理決定的,不予受理。
問題二:評審專家如何認定“明顯低價”?
本案中,招標文件的采購需求中要求,本項目必須派1名項目負責人員、一線保潔員工19人以上。四個投標人均通過符合性評審,甲報價359.53萬元,乙報價307.27萬元,丙報價298.321萬元,丁報價100.245萬元,甲、乙、丙報價的平均價為321.7萬元。
根據筆者所在地的實踐經驗,評審專家一般從以下兩個方面認定投標“明顯低價”:一是投標人報價低于其他通過符合性審查投標人的平均報價20%的確定為“明顯低價”。丁的報價低于甲、乙、丙三家的平均報價的68.84%;二是投標人的報價低于采購預算的50%可確定為“明顯低價”。本項目采購預算為360萬元,丁公司的報價只有采購預算的27.85%,屬于報價畸低的情形。
問題三:評審專家發現“明顯低價”問題怎么辦?
在實踐中,評標專家發現“明顯低價”情況時,應根據《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7號,以下簡稱“87號令”)第六十條的規定處理:“評標委員會認為投標人的報價明顯低于其他通過符合性審查投標人的報價,有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者不能誠信履約的,應當要求其在評標現場合理的時間內提供書面說明,必要時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投標人不能證明其報價合理性的,評標委員會應當將其作為無效投標處理。”即一旦發現有供應商的報價是“明顯低價”,評標委員會就應該啟動“低價澄清”程序。
財政部門依法調閱審查評標記錄發現,本案是公開招標,價格分由電子評標系統給出,評審專家復核和認定分數時,未發現這個“明顯低價”的問題。
本案中,評審專家未能按照87號令第六十條的規定認真評審,根據87號令第六十二條第七款的規定,該市財政部門結合本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暫行辦法》依法做出決定:1.該項目評審結果無效,中標結果無效,責令采購人重新開展采購活動。2.對五位評審專家給予警告處分,收回專家的評審勞務費,分別處以罰款1000元,一年內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
問題四:財政部門發現“中標率異常、橫向抱團投標、縱向抱團投標”該怎么辦?
本案中,財政部門要求丁公司提供其報價合理性的說明,丁公司遲遲未回復,后經查證,丁公司已經被注銷,法人代表也無法取得聯系,公司住所為某地郊區農民安置房,早已是人去樓空。財政部門通過數據比對發現,1.丁公司中標率為零。丁公司近年來參與政府采購項目97次,卻從未中標,有“陪標專業戶”的嫌疑;2.甲公司中標率百分之百,還發現甲公司近年來共同參與23次政府采購項目投標,丁公司也是如影隨形地投標23次,無一例外是甲公司中標;3.抱團投標,甲、乙、丙三家公司同時參與了31次投標,中標概率是“三人轉”,即甲公司中標10次,乙公司中標9次,丙公司中標12次;4.甲、乙、丙三家公司住所均在不同省份,蹊蹺的是這三家供應商的投標文件上傳IP地址全部為某市三家不同的打印店。財政部門隨即將此情況通報公安機關,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后認定:行業亂象,查無實據,不了了之。
據筆者查證,“中標率異常、橫向抱團投標、縱向抱團投標”等現象,目前沒有法律依據可以遵循。只能說明這些現象存在圍標、串標的嫌疑,在未有實質性證據的前提下,相關部門也只能表示無奈。建議相關部門對上述現象實行定期公示制度,即使暫時無法處理,也應該讓這些不良行為曬在陽光下。
(作者單位:江西省崇義縣財政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