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字化東風吹“綠”中小企業
聚焦中小企業發展
讓數字化東風吹“綠”中小企業
——代表委員熱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綜述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展現出中國穩增長的決心和信心。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牽動著無數代表委員的心。中小企業如何借助數字化轉型,邁向“專精特新”,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轉型是共識 困難是現實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認為,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的載體,是改善民生的關鍵。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處在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關鍵階段,加快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小企業擺脫困難、順應環境求發展的必然選擇。“數字化轉型有利于中小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速轉型升級,有效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賀強說。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同樣關注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在他看來,數字化轉型有利于提升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增強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助力構建更完整的產業生態,為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注入新動力。
事實上,近年來,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了數字化升級轉型的重要性,但由于種種原因,其轉型的程度遠低于大型企業的水平。相關調查顯示,70%的中小微企業有強烈的數字化轉型意愿,但近80%已進入數字化轉型的中小企業尚處于探索階段。
來自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的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上述調查結果。2020年,我國中小企業關鍵工序的數字化裝備應用比例為45%、生產過程信息系統覆蓋占比為40%、設備聯網率為35%,僅有5%的中小企業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生產制造環節提供優化建議和決策支持。
問題出在哪兒?
朱永新經過調研發現,雖然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的政策,但由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邊際效益的特點,不同規模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差別巨大、數字鴻溝明顯,政策傳導效果有待提升,“不敢轉、不能轉”問題依然突出。
賀強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系統運維、設備升級、人才培養等方面需要持續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中小企業難以承受。另外,中小企業自身技術水平不高,難以滿足企業數字化平臺的開發、部署、運營和維護需求,同時對數據缺乏有效采集,數據分析水平也難以滿足需求。最后,市場上大部分數字技術及平臺企業自身缺乏實體運營經驗,提供的數字化升級改造服務大多是通用型方案,無法圍繞中小企業的生產、流通、服務的場景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政府搭平臺 企業唱大戲
賀強認為,政策能夠給中小企業輸血,緩解它們的困難,而要想增強中小企業的造血功能,培育它們的自我發展能力是關鍵。他建議,建立政府、科研機構、大中小企業共同參與的公共創新服務平臺,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作為支撐,圍繞中小企業生產、流通、服務各應用場景提供數據服務,建設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生態體系。
朱永新建議,政府打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資源“集散”平臺,建立面向縣域級的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產業集群;利用好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科技能力,提供基礎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和大數據服務。
在代表委員們看來,平臺不僅可以提供資源,還可以提供培訓和服務,為中小企業持續“造血”。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建議,通過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評估咨詢、培訓與資助方案,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會轉、不敢轉”的問題。朱永新建議,加速推進數字化標準建設和發展數字化培訓項目,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人才“蓄水池”,加強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內驅力建設。
此外,楊元慶還建議,由政府和相關協會共同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為評估中小企業發展水平提供科學依據。這樣有利于相關部門更好地把握準不同行業與區域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更高效地為中小企業“補課”。
轉型加速度 采購來發力
在代表委員們的觀點中,“采購”二字頻繁出現。無論是作為用戶,還是作為供應商,中小企業都可以通過采購加速自身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賀強認為,采購是中小企業采用數字化技術和服務最多的領域,數字化采購對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起到重要的促進和引領作用。他建議,制定相應補貼政策,聯動數字化采購平臺,采取“政府+平臺補貼”的方式,為中小企業發放電子采購券,在緩解中小企業壓力的同時,推動中小企業在采購領域率先推進數字化轉型。同時,培育和發展一批服務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采購平臺,并提供數字化經營的分析工具,鼓勵中小企業利用采購數據進行生產經營決策,降本增效。
全國人大代表、森馬集團董事長邱光和則建議,在項目招標方面,進一步打破壁壘,如,對一定級別的“首臺套”產品不設置產品使用次數或放寬限制條件等,進一步幫助“專精特新”企業打開產品市場,形成“研發—使用—改進”的良性循環。
在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看來,幫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安全“不能少”。他建議,國家出臺專項政策,明確中小微企業應具備的數字安全能力要求。一方面,把數字安全能力建設納入中小微企業發展規劃,引導中小微企業提高數字安全能力建設;另一方面,有關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在采購政策中明確對中小微企業數字安全能力的要求,在采購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產品時,以能力為導向進行數字安全評估,從源頭上夯實供應鏈安全。
朱永新建議,由政府有關部門主導,加強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制定和可行性研究,牽頭制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準,發布轉型標桿案例。他強調,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助力中小企業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數字化轉型方案規劃設計,同時對數字轉型過程進行跟蹤分析、診斷服務和績效評價,并對數字化轉型成功的企業在融資政策、財政政策上予以一定傾斜。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