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先賢精神 投身民族復興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清風正氣】
弘揚先賢精神 投身民族復興
——讀《江蘇歷代賢吏為官之道》
■ 郭綱
泱泱中華大地,燦爛華夏文明。自古以來的江蘇大地,物產豐饒,是天下糧倉和賦稅重地。歷朝歷代的江蘇大地,人文薈萃,有賢吏輩出且不計其數。由江蘇省紀委組織編寫、江蘇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11月出版的《江蘇歷代賢吏為官之道》一書,較為翔實地展示了歷史上生于江蘇、任職江蘇賢吏群體的志向、德行、才干,以及不俗的功業。賢吏們的嘉言懿行在洋洋灑灑30余萬言的字里行間延展,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于墨香陣陣的紙上躍動。
賢吏們立德、立功、立言,名垂青史、受人景仰、勵人進取。通讀全書可以發現,賢吏們的身上至少擁有五個方面的共性特點。
一是胸懷報國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許多鴻儒巨擘以及賢達棟梁的人生志向。清朝曾任江蘇巡撫的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鏗鏘之聲,北宋蘇州人氏且又曾在家鄉為官理政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樂天下之情懷,是賢吏群體胸懷報國宏志的佐證與縮影。賢吏們上蒙朝廷君王信賴、下得地方百姓擁戴,他們卓爾不群、寵辱不驚、經邦濟世,在各自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可以說,報國之志,是賢吏群體以身許國、前赴后繼的內生動力源泉與精神指引。
二是保持廉潔本色。為官理政的權力,是一把“雙刃劍”,能成就人,也能毀滅人。手握權力而能有成就者,定當心有戒尺、心存敬畏,堅持做到內無妄思而外無妄動。三國時期郁林太守蘇州人陸績任滿歸鄉時舟輕而不能行、遂搬岸上大石以壓艙避浪安抵蘇州的故事,明代況鐘在蘇州為官13年之久卻“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的事跡,正是賢吏們清廉為官的真實寫照,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賢吏們堅持廉潔用權的共性特征。可以說,清正廉潔,是賢吏群體實踐治國理政、為民父母、不失其君子名節與操守的內在定力與行為準繩。
三是擁有善政才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若無出類拔萃的理政才能,即便有了施政的舞臺,也難以做出驕人的業績,更無法成為名垂青史的賢吏。北宋歐陽修在揚州知府任上腳踏實地,政事寬簡,舉重若輕,理事高效,他的善政著實為揚州的百姓帶來了安樂的生活。明代周忱在江蘇為官20余年間,興利除弊,推行賦稅徭役改革等一系列務實舉措,穩定了當時的江南社會,促進了江南經濟的持續發展,其卓越的理政才能及其成績贏得了民心與朝廷的信任。明朝徐州知府傅惟翼才能卓著,治績突出,治下百姓生活和樂安寧,以至于“四野不識胥吏,一州不知有官”。可以說,理政才能,是賢吏們能夠有所作為、實現報國利民志向的必備條件與重要支撐。
四是踐行愛民如子。以民心為己心,視官事為家事,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是儒家“民為貴”思想的重要體現。明朝張賓在江蘇不同縣衙任職時,每每遭遇洪水等災荒,有擔當敢作為,及時發放官倉糧食賑災,始終保持赤誠愛民之心,真正做到了以民命為重。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畔的李公堤勤廉館里,收藏了清代蘇州元和縣令李超瓊“顧憐”當地百姓而在金雞湖筑堤防災、為百姓興利除弊的感人故事。賢吏們不但表達了以民為根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愿,同時有躬身理政、公正處事、體恤百姓、愛民如子的實際行動,真心實意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日復一日的辛勞付出中安定社會、獲得民心。可以說,以民為本,是賢吏群體為民理政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五是勤于臨民理政。行勝于言。有了理想、敬畏、才干、愛心之后,還需有具體的行動,通過勤政與篤行來做出成效、達成目標。江蘇歷代賢吏勤于理政,夙夜在公。明朝常州知府歐陽東鳳精練能干又勤于政事,對于農桑、水利、人才、賦役諸事無不咨究,據案批牘手不停筆,對于激濁揚清、扶弱抑強尤其拳拳在念,勤慎處理。清朝徐士林在江蘇勤勉理政,處繁理劇,撫循百姓,既得皇帝信任,也受百姓愛戴,終因長期操勞和過度透支而拖垮了身體,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賢吏們以其勤政善政廉政,做出了利國利民的不凡業績,實現了心中的理想與抱負。可以說,勤政篤行,是賢吏群體成就人生事業的必由之路與必然要求。
以上五個特點融為一體集于一身,構成了江蘇歷代賢吏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成就了江蘇歷代賢吏聲名垂于竹帛的人生偉業。
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培養和鍛造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抱負、有才干、有擔當、有品德、有愛心、有敬畏、有操守的干部。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江蘇歷代賢吏為官之道》是一部具有精神內涵、富有啟示意義的干部學習教材。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合理汲取江蘇歷代賢吏為官之道的精髓,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突出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財政審計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